張雄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可見,陳毅在華東野戰軍、第三野戰軍總部實際履職的時間為:1947年1月至10月、1948年4月至5月。這與郭化若所指出&ldo;就三年解放戰爭而言,陳、粟始終在一起只有11個半月,大部分時間不在一起&rdo;的結論是一致的。
淮海戰役第一功臣(上)(1)
一、中原戰局形成反覆拉鋸的僵持狀態。
戰略構想的最早起源:粟裕&ldo;子養電&rdo;‐‐集中更大兵力打更大規模的殲滅戰。
淮海戰役是三大戰役中規模最大,殲滅國民黨軍最多的一次戰役,也是決定現代中國命運的南線大決戰。蔣介石在長江以北的精銳部隊被基本殲滅,華東、中原廣大地區獲得解放,人民解放軍取得了戰爭的決定性勝利。蔣介石從此一蹶不振,不久,延續22年的國民黨政權土崩瓦解。然而,囿於解放軍當時諸多公開文告一類的署名,蔣介石及其統帥部當時和事後都未弄明白,在淮海之戰中,誰是他們最主要的直接對手和關鍵人物。
1947年8月,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後,陳謝、陳粟兩路大軍相繼跟進中原,全國的主戰場由山東轉到了中原地區。在中原戰場上,蔣介石調集了90個旅的強大兵力,除防禦重要點線外,還組成6個強大的機動兵團,採取避實擊虛的戰法,在各個要點之間往返馳援,進攻人民解放軍。此時,劉鄧、陳粟、陳謝大軍各自分兵作戰,如果只由1路大軍對當面之敵作戰則難獲全勝,如果等3路大軍集中又常常失去戰機,只能打中小規模的殲滅戰;有時甚至連中小規模的殲滅戰也打不成。特別是被圍困在大別山地區的劉鄧部隊,在無後方依託的條件下連續行軍作戰,無法集中行動,處境十分困難。因而,此時的中原戰局形成了反覆拉鋸的僵持狀態。
從山東戰場轉戰中原豫皖蘇戰場的華東野戰軍,在1947年5月孟良崮戰役以後,一直沒有找到打大殲滅戰的戰機。負責戰役指揮的副司令員粟裕,面對這種僵持狀態,不斷思考如何才能迅速扭轉中原戰局,進而奪取戰爭的勝利。
粟裕分析後認為,人民解放軍轉入戰略反攻以後,在數量上和技術上仍然處於劣勢。國民黨軍隊依然可憑其數量、技術上的優勢,在區域性地區組織戰役進攻。因而中原戰場出現反覆拉鋸的僵持局面。改變中原戰局、發展戰略進攻的關鍵是,&ldo;我軍必須高度集中兵力,打更大規模的殲滅戰,才能逐次殲滅敵軍主力,迅速改變中原戰局。&rdo;1即必須集中劉鄧、陳粟、陳謝三路大軍更大的兵力,打更大規模的殲滅戰,同國民黨軍進行幾次大的較量。粟裕準確地預料,只要解放軍能打兩三個大殲滅戰,並在數量上、技術上取得優勢,就能在中原戰場上取得決定性勝利,戰爭形勢即可急轉直下。全國的政治局勢也將迅速變化,戰爭即可迅速獲得全面勝利。一九四八年淮海戰役時的粟裕。經過幾個月的探索研究,1947年12月10日,粟裕寫出了《對今後作戰建軍之意見》。其中說:
&ldo;目前敵人雖已被迫作全面防禦,但尚有一定兵力,作為其攻勢防禦之機動使用。觀其目的,不僅在破壞我建設新解放區,而且企圖爭取時間,以待其新軍之訓練,或政治陰謀之從容佈置。因此,目前江北(中原,鄂豫陝及豫皖蘇)敵我是處在反覆的拉鋸形勢中。這種形勢,本給我們以有利而且多的運動戰機會,但由於新區反動勢力未完全打倒,反動武裝未肅清和新區群眾尚未完全發動,故使我們難以保密和及時捕捉戰機。而敵人則多採取避實擊虛的戰法,我兵力分散時則進犯,我集中兵力時則後縮,敵我兵力相等則與我糾纏,不讓我安定休整。在上述情況下,我一個戰略區之兵力對當面之敵作戰,則難取全勝;如待三個戰略區兵力集中,則又失去戰機。而敵人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