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124.52.1 (第1/3頁)
寒小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127章
匆匆將自家的兒女託付給弟妹照顧,大山媳婦兒顧不得推辭,只依著先前打聽到的訊息,急匆匆的去尋孃家人了。
大山媳婦兒孃家那頭姓姜,並非楊樹村人士,而是位於大青山另一面的黑棗村人。她孃家那頭是屬於比較窮困的人家,倒不是父兄不長進,而是底子太薄了,加上人丁也不是很興旺,素日裡只靠著兩畝薄田湊合過日子。
先前,一聽說大青山這一帶很可能都會遭災,可把姜家那頭的人給嚇壞了。原就是普普通通的小老百姓,家底薄,存糧也剛夠全家人勒緊褲腰帶過活,一下子叫他們離開村子去別處過日子,可不是為難人嗎?萬幸的是,姜家除了倆兒子外,還有倆閨女,大閨女嫁到了楊樹村老周家,小閨女則幸運的說給了鎮上的人家,當下姜家人便收拾了家當,急匆匆的去投奔小閨女了。
說起來也是無奈,誰能想到連鎮上都遭了災呢?
幸運的是,人沒事兒,他們剛巧被縣太爺派去的人給救了回來。不幸的是,所有的家當,包括姜家人從村裡帶出來的口糧全都泡了水。兩家人皆欲哭無淚,只好由著縣太爺手底下的人暫且安置在縣城城門口的空地上,一天發兩碗薄得見底的稀粥。
大山媳婦兒先前已經央人打聽清楚了,因此只徑直往城門口去領人。也虧得如今是夏日裡,即便晚間略有些涼意,好歹還能熬過去。又因著鎮上遭災並不算嚴重,多半都是失了財物,人並不會有事兒,縣太爺倒是沒下令不准他們進城。
親人久別自是感人的,只是大山媳婦兒顧不得旁的,只急急的將孃家人並妹子一家領走,又拿錢在離城門口不遠的貧民區幫著賃了三間平房。這回倒不是她捨不得錢了,而是貧民區這頭房舍格外緊俏,能賃到相隔不遠的三間平房已經算是很幸運的了。待房舍妥當,大山媳婦兒悄悄的往她娘手裡塞了五兩銀子,又喚上她兩個哥哥並妹婿,一道兒去了自家,將事先收拾出來擱在前頭房舍裡的幾袋子粗糧扛上帶走。
“我家這頭剛分了家,孩子又小,今個兒出門還是將孩子們叫弟妹幫著照顧的,她自個兒還惦記著孃家,就叫我先忙著,我這個當嫂子的總不能這麼不像話。好在你們也知曉我住哪兒了,回頭叫阿孃、嫂子、妹子她們有空來瞧瞧我,記著哦!”
雖說跑了大半個縣城,可因著她今個兒出門早,一路上又是緊趕慢趕的,其實這會兒也不過才臨近晌午時分。儘管秀娘一直說沒事兒,可她將心比心,暗道指不定秀娘心裡頭多擔憂呢,只想著儘快將事兒料理好,好叫秀娘待會兒就去尋孃家人。
又見倆哥哥和妹婿都是一副有氣無力的模樣,大山媳婦兒懊惱的回了灶間,拿了一屜的雜糧饅頭出來,先叫他們吃了個飽,自個兒則去隔壁將自家孩子並二山家的孩子都接了過來。
秀娘這頭一面驚訝於大嫂辦事果決,一面還是挺感動的。她也不好說自個兒孃家的情況要遠好於姜家那頭,只笑著道了謝,揣上銀子就出門了。
比起大山媳婦兒,秀娘還真沒太過於擔心,甚至還帶了點兒惱怒。
惱怒的自然不是自個兒至親的家人,而是隔房的人。準確的說,就是周家大伯孃的父母那一房。
就算是親姑侄兩個也未必真的就貼心,更別提秀娘跟周家大伯孃僅僅是堂姑侄。事實上,秀娘才是王家長房的孫女,大伯孃只是二房的女兒。又因著大伯孃出嫁得早,其實這對姑侄倆並沒有什麼深厚的感情,只是因為有著共同的血脈,大伯孃單方面的認為她孃家侄女一定會心向著自己,這才在當年鐵了心的要二山子娶秀娘為妻。
結果是顯而易見的慘烈。
不過,說真的,秀娘還是挺感激她堂姑的。
待在另一頭貧民區的大雜院裡見到了她的孃家人,秀娘先去看了看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