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欄倦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往後,兩人便再無糾葛,互不相欠。
&ldo;神醫, 太子情況如何了?&rdo;皇帝見關凝華從內殿出來, 先是一愣, 回神後才忙問了一句。
此時的天子, 一國之君, 再無先前的高高在上, 唯餘一個父親對愛子的憂切。
關凝華遞給他一張藥方,行動之間肩上的白髮如流水一般滑向身前。
她朝他點頭:&ldo;聖上且寬心,太子殿下無礙, 待他醒來後,靜養上幾月, 把虧損的血氣精神補回來即可。&rdo;
&ldo;調養方子和藥材,聖上且讓人到靈藥堂一併取了便是。&rdo;
皇帝聞言大喜過望, 又有些猶疑地問道:&ldo;關神醫, 你這頭髮可是因為……&rdo;
關凝華撩起一縷髮絲, 看見那如雪的發色, 頓時笑了笑:&ldo;不礙事。&rdo;
&ldo;神醫此次的功勞,朕記在心裡,封賞絕對少不了……&rdo;說罷, 皇帝正要進殿去看望太子,卻被關凝華攔住,&ldo;殿下此時還需靜養,若是聖上想進去探望,不可驚擾,也不可多帶旁人……&rdo;
關凝華從宮中返回關家時,便見陳氏在門口來回踱步,神色憂急。
一見到女兒完好無缺地從馬車上下來,陳氏那懸著的心總算落了地。
只是當她看到關凝華帷帽下的滿頭白髮時,險些軟倒在地。
&ldo;我的兒,你這是怎麼了……&rdo;
關凝華忙細細安慰解釋了一番,陳氏摸著女兒的白髮,卻還是久久落淚不斷。
若是可以,陳氏恨不得以身相替,替女兒受了所有的罪。
這幾日京城不太平,宮中形勢多變,陳氏是真的擔心關凝華被莫名卷進皇家那些名震暗鬥裡。
宮變之事,知道的人還不多,陳氏只打聽到宮裡似是發生了變故,卻是不知太子垂危。
還以為又是宮中哪位貴人,或者是皇帝身子有什麼問題,請凝華過去診治。
事關太子安危和恪王造反的醜聞,關凝華也沒同陳氏細說,只簡單尋了個由頭含糊過去。
陳氏卻是個精明的,感覺出這件事不大對勁,私下裡同丈夫商量:&ldo;正巧韞州那邊,幾次派人過來,讓我們回去遷墳祭祖,不如你趁此機會跟朝中告假,我們帶著凝華一塊回老家去,且避開京裡這些是非……&rdo;
關院判也有此意,第二日便遞了摺子上去。大褚朝重孝道,這回鄉遷墳祭祖,是宗族大事,便是皇帝也沒理由不允。
只是太子的身體,皇帝仍然有些不放心,想留下關凝華,卻被對方一口回絕。
&ldo;殿下的身子已無大礙,留我在此也是無用。&rdo;
若是旁人,皇帝恐怕要治對方個無禮之罪,可關凝華是能起死回生,跟閻王搶人,手握他人生死命運的神醫,縱是一國之君,哪有不怕死的?更何況,她才救了太子的命,此時皇帝便再是擔憂太子,也不敢過多得罪關凝華。
關凝華隨父母回了韞州。關氏祖上乃是韞州一名跛腳遊醫,專治疑難雜症,傳下了不少藥方,還自著一部《雜症醫經》。其後關氏經營數代,終成韞州屈指可數的杏林世家之一。
到了關院判這一代,韞州關氏在杏林界的地位已經有所沒落,主要本家沒出色的後輩承續祖上衣缽。反倒是旁支人才層出不窮,關父更是做到了院判一職。
關氏本家現今主營藥堂,家族後輩在醫術方面沒什麼建樹,卻把這藥材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