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欄倦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ldo;你家主子的意思,本宮已曉,且回去罷。&rdo;
這池貴妃當真是越髮長進了,為著一盒膏藥,還以勢壓人,逼著關家告到她這裡。
翌日,榮英長公主一早便進了宮。
&ldo;皇兄,這脂膏事小,便是讓與了貴妃也無妨,只是她對我尚是這般霸道姿態,那池家背地裡對著旁人,又該如何?&rdo;
&ldo;皇兄,前朝之亂尚在眼前,恕皇妹多嘴,這池家,您可不得不防著些。&rdo;
皇帝本就厭了池貴妃,也早有料理楚興侯等一干京中勛貴的心思,聽了長公主的話,頓時對池家厭惡更甚。
那楚興侯手握兵權,橫行朝堂,生養的女兒竟也是一般的性子,為著一盒脂膏,竟是欺侮到長公主頭上。
還有關家行醫的規矩,歷來公道嚴謹,對著皇室都毫無破例,這池貴妃倒好,一次比一次做得過,真把自己當皇后了不成?
皇帝原本打算再緩一陣子,借田產變革再料理那些勛貴大族,如今想到這些人在背著他的地方,橫行霸道魚肉鄉裡,便忍不得了。
當下便派了欽差暗查京中大小勛貴,以及那些高門大戶。
前世真正的田產變革時間還稍遠著,池少衡目前在恪王府自顧不暇,一時沒顧上這事,待聽到風聲時,已遲了。
這一世楚興侯府的落敗,不是因被安上通敵的罪名,楚興侯這次反倒成了中飽私囊,貪汙軍餉,佔地霸田,欺壓百姓的貪官奸臣。
對於百姓和軍人來說,通敵這等涉及國家大義之事,縱然可恨,卻離自身太遙遠,反倒是貪汙軍餉,佔地霸田,欺壓百姓,更讓他們無法忍受。
楚興侯被押入天刑寺,府中爵位被奪,池貴妃也因此於從一品的貴妃,被降為了正六品的貴人。
前世楚興侯府落敗後,池少衡尚有恪王相助,可這一次,恪王跟池少衡可沒那等情分,沒立刻撇清關係,都是他看在池少衡某些&ldo;才能&rdo;上。
侯府一出事,京中不少勛貴似是嗅著了某些苗頭,各個夾著尾巴做人,然而皇帝卻不打算放過他們。
整場變革足足持續了數年,皇帝背了無數罵名,堅持把朝堂上下肅理一清,連一向被他關照的元後孃家,都沒放過。
待這一場風雨過去,大褚朝便迎來了持續數十年的安穩。
朝堂政治清明,百姓安居樂業,邊疆戰事大捷,四方異族歸朝。
皇帝一如前世那般,立了三皇子為皇太子,只是這太子妃的人選,一直遲遲未定。
因著前朝和本朝外戚干政之事,皇帝不打算為太子選高門大戶的妻子,打算效仿隆帝時期那般,皇室中□□妾皆出平民。
恪王正妃早逝,他本想再娶一位高門妻子,鞏固自己的勢力,只是不知為何先前皇帝一直未鬆口下旨,待皇帝立寧王為太子,又選了一平民出身的女子做他的繼王妃,他這才明白過來皇帝想做什麼。
他這是想為他最愛的三兒子鋪路。
褚永臻一直以來體弱多病,成年後也沒成家立府,而是被皇帝留在宮中精心照看。
而他底下的那些兄弟,也因此都延遲了婚事。
皇帝當年登基時,吃夠了外戚當權的虧,如何會讓褚永臻再受一遍他當年受的苦,怕是早多少年前,就在替褚永臻謀劃今日的一切了……
恪王想清楚這前因後果,頓時氣得險些一口血吐出來,父皇這太過偏心!
同樣都是他的兒子,也都非元後所出,寧王到底比他好在哪裡?
他不甘心就這麼輸給一個什麼本事都沒有的病秧子,他籌謀多年如何能這麼功虧一簣?
恪王思量多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