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歷史沉浮 (第2/2頁)
漢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瞬間充血。他可不願意把中原400年苦難的責任,安在自己身上。
阿斗面色平靜而視。
片刻後,劉備一嘆:“難道,真的都是孤的錯?”
阿斗沉聲道:“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父王僅僅是沒能匡扶社稷,不能說引起災難。”
劉備鬆了口氣,徹底被阿斗帶著節奏思考了。
阿斗正色道:“父王可準備好,聽一聽您一生的功績和失誤?”
劉備低聲:“既然上天給孤這個機會,自然要聽一聽,從中汲取教訓,拼盡全力延續漢室國祚,解萬民四百年苦難!”
阿斗點頭,緩聲道:
“父王前半生歷盡苦難,後世評為五易其主,四失妻子,說是惶惶不可終日不為過,好在父王聲望極高,頂著皇叔的名義,用仁義之師苦苦支撐,直到勝了赤壁大戰,才開啟真正的帝業。
然,擊敗曹賊後,父王趁著吳侯事忙,先一步奪取荊南四郡,又借來南郡,有了初步根基,但也因此引起東吳忌憚。
後來,父王不同意和孫權一起奪取益州,繼而平分巴蜀,自己卻帶兵入蜀,在孫權看來,這既是欺騙,又是威脅,為東吳不顧一切武力拿下荊州、殺害關羽埋下禍根。”
劉備點頭,表示初步認可。
阿斗繼續道:
“好,現在兒臣回到最初,說一下諸葛軍師的隆中對。
按軍師的構想,父王需要佔有荊州和益州,再逐步成就霸業。
但是父王的大業是要復興漢室,如此大旗,必然要尊重劉氏道統,保證自己起兵的正義性,這就要求不能與益州同宗之劉璋為敵。
可惜父王入蜀之後,採用計謀鳩佔鵲巢,霸佔了益州,這就有點不得人心了,直接壓垮了父王的聲望,成為第三個禍根。
不僅在本質上與東吳決裂,還造成後來益州多地叛亂,始終無法完全挖掘益州的潛力為己用。”
見劉備沉思不語,阿斗繼續道:
“父王是皇室宗親,同時是‘衣帶詔’唯一的倖存者,奉天子之命誅殺曹賊,在這些基礎上構建了屬於自己的勢力。
可是,天子下了禪讓詔書,曹丕稱帝后封天子為山陽公,極為善待。
在這個情況下,父王要麼聽從天子詔令,恭奉新帝,要麼舉起大旗舉兵討逆,營救天子,恢復漢室!
您不該宣稱天子已死,貿然稱帝,造成名不正言不順的處境,這便是最大的一個禍根。”
劉備默默,他在心裡推演,自己如果真遇到阿斗說的情況,會怎麼做。
思來想去,他斷定自己真的會散佈天子被害駕崩的訊息,繼而自行稱帝,延續大統。
因為,他絕對不可能真去營救天子,甘為人下之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