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給王守仁上上強度,新時代朱祁鈺、朱見漭思想二聖 (第3/8頁)
蕭藍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太孫,老朱家個個皇帝都是思想家。
他不喜歡被人吹捧,謙虛使人進步。
“那兒子給您舉薦幾位大才。”
當然了,這條路註定不可行的。
“就學咱家自己的。”
畢竟王恕已經帶頭了,又給了大家一段充裕的捐錢時間,如果再不明白,那就別當官了。
所以,大明進入一個嶄新的大時代,儒家思想卻沒變。
因為不適應時代了,那就重新創造出一套理論來。
可時至今日,文官的話語權已經嚴重被縮減,因為話語權被掌握在紙媒手裡。
朱祁鈺何嘗不想做一個思想家呢?
大明不是人口大國,而是巨國。
也可以用稅收來調節貧富差距,可這是謬論,只是擴大稅收而已,窮人什麼好處都得不到。
大明的官員,本身就區別於大學生。
這就給老皇帝擴大民間輿論權柄,提供了充足基礎。
王恕就第一個反應過來,這錢到不了民間的,就是左手倒右手。
終於找回了初心。
朱見漭道:“兒子跟您說句咱們父子間才能說的話,朱熹憑什麼成聖呀?”
十全老人不就這麼來的嗎?
朱祁鈺不屑如此,他始終認為,弄一套新理論,徒勞無功,兜兜轉轉還會回來的。
皇家拿出全部積蓄,實現了財富翻倍。
把自己所有的知識,都寫出來?
朱祁鈺沒有記日記的習慣,這兩年腦子也不太好使,能記下來多少算多少。
武將想抬頭,老皇帝也絕對不允許。
而大明百姓的教育程度,絕對是全世界最高,基本人人識字,人人能看懂報紙。
對百姓壓根就沒有什麼影響。
剩下的時間,就是佔領奧斯曼。
因為大明計算平均資產的時候,沒把房子計算進去,作為固定產,房子肯定是重要一部分的。
他還在完善自己的思想呢。
僱槍手就僱槍手吧,看來朕這思想聖人,是做不成了,可惜了。
至於有人捨不得家財。
這筆財富終究要落入權貴手裡的。
“分配論是朕的。”朱祁鈺板起臉:“朕駕崩之後,你可不許瞎改。”
那就拿出命來換吧。
這是一篇極具朱祁鈺風格的文章,不是別人代筆,充滿他畢生人生智慧的文章。
而是成立一個財富運營公司,運營這筆財富,用在民生之上。
“奧斯曼那塊地盤不好肅清,只要不是過分反抗的,該留下的就留下吧。”
所以呢,他就將人生智慧,和對社會的認識,寫進分配論裡。
只有那些政治敏銳感極低的人,才會等朝廷殺豬的時候,才哭爹喊娘求饒。
老皇帝所謂的分配論,不就是要殺豬嘛。
朱祁鈺眯著眼睛:“朕也能有一套自己的思想?”
他確實沒有寫理論的能力,但他可以讓官員來寫呀,太祖皇帝研究的家譜厲不厲害,是有起名局的,皇族的名字,都是起名局起出來的,但功勞都是太祖的。
這是我的思想,你們搶個屁!
短期看,這個答案還算完美。
所以不用動刀子。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可朱見漭怎麼看,都覺得這筆錢遲早落入皇家口袋。
朱祁鈺卻都沒看。
一次龍場悟道,估計不能讓王守仁成聖了,那就來兩次。
還得找人幫忙。
朱佑梐開始給老皇帝畫大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