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虎與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慶中小學是十里鄉唯一一所小學,那是鄉里最豪華的一棟建築,兩層小樓,十幾間教室。沒有圍牆,學校唯一的體育設施就是操場,操場上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那旗杆上飄揚的五星紅旗。
那時為了上學,離得遠的孩子要翻幾座大山才能到學校上課。我家離學校也是好幾公里,雖然不用翻山求學,但每天凌晨四點多就要起床趕路,回到家已經天黑了。
說到這裡,嚴敏有點開始心疼那時的自己,但也為自己感到驕傲自豪。想著一個七歲的女孩,每天起早摸黑走十幾公里路上學,也是夠勇敢的。
四點多的時候,天還沒亮,雖然已經有手電筒了,但是根本用不起。記得那時的手電筒是銀白色,用電池的,電池外皮是黃色,將其弄開裡面還有一顆黑色的像粉筆一樣大小也不知道叫啥的東西,同樣也可以拿來寫字,寫出來的字像鉛筆寫的一樣。電筒發出的光是淡黃色的,並不是很亮。
有時是我自己去上學,有時和幾個小夥伴一起,母親不忙的時候,她會揹我送我去上學,每當母親送我時都是最幸福的時候,因為我可以在她背上繼續睡覺,雖然因為她的背有點硬,骨頭有點硌肉,但並阻止不了我享受母親的溫暖,醒來時已經到學校了。
母親見到有文化的人時她都表現得很尊敬,同時也有些害怕。記得第一次送我去學校時,我們班主任找她握手,她害怕自己手上有髒東西,在衣服上擦了又擦才敢伸出手去握,只是碰了一下就趕緊伸回來了。其實她手上哪有什麼髒東西,除了生活磨出的繭和日積月累斑紋。那時她也只不過是二十幾歲的大姑娘。可是那雙手,已經像極了四五十歲人的手。如果沒有繭和斑紋,那雙纖纖細手肯定是世界僅有的美。
那時我們家住的房子是茅草屋,也叫土牆房,因為房頂就是用茅草蓋的,牆是用黃土築成的。村上條件最好的人家住的也只不過是青磚瓦房,記得母親告訴我修那棟房子沒花錢,就他和父親兩人把房子建好了。
也不知道是不是命運多舛,還是窮人多難?我打小身體也弱,時不時就會有一些毛病,也沒錢看醫生,就靠著村裡一些奇怪名字的草(馬邊騷,夏枯草,雨點草等等),在母親口裡是“靈丹妙藥“來維持著,或者拖著拖著就好了。
父親是覺得又是個女孩,又多病多災的,所以對我更加不管不問,對這個家也沒什麼興趣,每天只是借酒消愁,卻也不知道他愁什麼,酒像是維持他的生命之水,不喝就沒法活一樣。
如果說童年是一個美好的童話故事,那對於我來說,最美好的就是我的母親,如果說生活是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那我應該算活在了富人區裡,因為我是村裡第一個女生考上大學,當村裡其他女生都賺錢補貼家用了,我還在校園的搖籃裡享受美好的大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