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直口快的林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很多人的印象裡,一條巨大防線的交通樞紐,總是地處平原,道路阡陌四通八達,並且最好還應該是一座巨大的城市,還有便捷的高速公路,以及物流配送體系。但這是勢均力敵時才會出現的交通樞紐。
可如果換個思路來看的話,無論是三國時代的劍閣和岐山的陳倉道,亦或是第二次世界的駝峰航線,以及胡志明小道都是運輸難度極大,但卻起到了極其重要的運輸作用的通道。現在擺在我面前的就是這樣的一條道路,長河防線的交通樞紐——鷹嘴崖。
這個鷹嘴崖,更像是胡志明小道,只要你不管他,他可不光是運運物資,甚至可以在鷹嘴崖集結兵力,狠狠的在我們主力的後方咬上一口。
現在的我站在鷹嘴崖前,望著這片橫亙在眼前的區域,心中滿是凝重。這鷹嘴崖,簡直就是大自然設下的一道天塹,給我們廬州軍的進攻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從高處俯瞰,鷹嘴崖完全被連綿起伏的山脈環繞,四周的山巒一座接著一座,像是無窮無盡的巨蟒蜿蜒盤踞。這些山峰陡峭險峻,平均海拔超過1500米,在陽光的映照下,山巔的積雪閃耀著寒光,彷彿是它們向我們示威的利刃。山谷縱橫交錯,如同一張巨大而雜亂的蛛網,地勢蜿蜒曲折得讓人暈頭轉向,簡直就是一個天然的迷宮。
走進山谷,更能深切感受到它的險峻。山谷寬窄不一,最窄的地方,僅僅能容一輛小型車輛勉強透過,兩側的懸崖峭壁就像兩堵高聳入雲的巨牆,坡度常常超過70度,幾乎是垂直而立。那堅硬的花崗岩崖壁,表面光滑得連個落腳的地方都難找,徒手攀爬簡直就是天方夜譚,這無疑為安長河的防禦提供了一道堅不可摧的天然壁壘。
這裡的植被茂密得超乎想象,就跟胡志明小道一樣,高大的喬木遮天蔽日,層層枝葉交織在一起,像是一塊巨大的綠色幕布,把整個山谷捂得嚴嚴實實。粗壯的松樹、堅韌的橡樹,還有那些相互纏繞的藤蔓植物,共同構成了一道密不透風的綠色屏障。叢林裡,各種各樣的灌木和雜草肆意生長,有些地方的雜草都能沒過人的頭頂。這些植被,對安長河的軍隊來說,是絕佳的隱蔽場所,可對我們廬州軍而言,卻極大地限制了視野和行動。每前進一步,都得小心翼翼,生怕一不留神就陷入敵人的埋伏。
再看看這山谷裡的路,簡直糟糕透頂。幾乎找不到一條完整的大路,全是些狹窄又崎嶇的山間小道。這些小道在山谷間蜿蜒曲折,有些路段僅僅是在岩石和泥土上勉強踩出的痕跡。長期的雨水沖刷和植被覆蓋,讓路面泥濘溼滑,一腳踩下去,鞋子都能被陷住。車輛在這兒根本跑不起來,速度慢得像蝸牛爬,還動不動就會被樹枝、石塊擋住去路,甚至陷入泥坑動彈不得。騾馬倒是相對適應些,但運輸效率低得可憐。在那些陡峭的路段,騾馬每走一步都得小心翼翼,稍不留神就可能失足滑落,看著都讓人心驚膽戰。
這鷹嘴崖,處在長河防線的側後方,地理位置極其關鍵,是安長河軍隊連線各個防禦區域的重要節點。透過這裡的山谷小道,他們能迅速在不同防區之間調配兵力、運輸物資,實現戰略上的相互支援。這就好比是他們整個防禦體系的“血管”,源源不斷地為各個據點輸送著“血液”,讓他們的防線始終保持著活力。
從軍事防禦角度來看,這地方對安長河的軍隊太有利了。我們要是進攻,就必須穿過這些狹窄的山谷通道。而在通道里,他們能憑藉懸崖峭壁上的防禦工事,對我們進行居高臨下的攻擊。我們的部隊在這狹窄的空間裡根本施展不開,進攻難度成倍增加。那些茂密的植被,又成了他們天然的偽裝,他們躲在暗處,隨時都可能對我們發動突襲,防不勝防。
對安長河來說,雖然這地方運輸物資不容易,但他們利用山谷的隱蔽性,透過精心組織規劃,依靠騾馬和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