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涵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趙唯一想通了,從被窩裡鑽了出來。
她剛才耽誤了不少時間,沒疊被子,也沒洗漱,穿好外套,匆匆忙忙去了堂屋。
她去的時候果然有些遲,其他人已經吃完在收拾碗筷了,只有她的碗孤零零的放在桌子上。
裡面的人見她進來紛紛看向她,這還是趙小丫第一次無緣無故有飯吃的時候遲到。
“老三媳婦,廚房那點垃圾剩的也不多了,趕緊打掃乾淨,爭取早上就弄完。”
“哎,知道了。”
趙有福發話,沒人再在意她,出門各幹各的事了。
趙唯一和昨天一樣快速解決了她的早飯,洗了碗就出去了。
反正吳大花已經說了她不用幹家裡的事,吃完就跑沒毛病。
她想真正地融入這個世界,在家沒事幹就想去村裡轉轉。
剛吃飽就運動對腸胃不好,她先回房看了會從他們那裡拿來的小學課本。
過了大概半小時,泡了杯麥乳精,身上貼滿暖寶寶就出門了。
當出院門的時候,她從背後炙熱的目光中,感受到了來自院裡幹活的哥哥姐姐們的羨慕和怨憤。
她跟沒事人一樣,毫不在意地關上了院門,擋住了他們的視線。
這不是她第一次出院門,卻是第一次出院門仔細觀賞這個世界。
腦海裡浮現出原主對這個村子的記憶。
這個村子又稱青山大隊。
大隊有大隊長,也就是村長趙長貴。還有3個小隊長、大隊支書、大隊會計和婦女主任。
村口有棵百年老樹,用現代的話說就是村裡的情報中心,大媽的聚集地。
地理位置很好,三面環山,村口不遠處有條河,離趙唯一家不遠,經常能看到大姑娘小媳婦來這洗衣服嘮嗑。
靠著這些大自然的饋贈,大窯村前幾年大饑荒的時候,就沒餓死多少人。
村子裡現在共150多戶人家,算是個大村子,其中有少部分是逃荒過來的。
村裡有些手藝人,比如木匠、做豆腐的等等,大家有需要就去他們那換東西。
算是互利互惠,他們比供銷社賣的便宜,村裡人高興,這些人家也能多一份收入。
大窯村和另幾個附近村子一起辦了間小學,規模不算小,三嬸之前就在裡面教書。
村裡一共1條主路,2條輔路,小路七拐八拐,通向各處。
房子基本在主路兩邊坐落的整整齊齊。
村裡多數都是土房子,偶爾也有像趙家的房子似的,屋頂是瓦片鋪的。
現在人少地大,所以每家都有大院子,佔地面積很廣。
不過老祖宗的規矩是父母在不分家,而且又以能生多生為榮。
所以雖然看著地方大地方廣,但家家戶戶人口也多,反而不怎麼寬敞。
村尾是趙村的祠堂,以前趙爺爺就住在裡面,他去世後就沒人了。
不遠處就是村民上工的地方、放糧食的倉庫、還有大隊領導辦公的地方,再過去就是山腳。
她在山腳下見到了幾間雖然氣派,但被打雜的不成樣,無法遮風擋雨的房子。
她猜測是舊時代老地主家留下的。
等以後來了知青多一半會安排他們住在裡面,到時候應該會請村民們重新翻修。
在離這些房子的不遠處,還有豬圈牛棚以及幾間破茅屋。
想來也能理解,這邊不住人,不用擔心牲畜身上難聞的味道影響到家裡。
而且這邊靠山,餵養動物也方便。
不過她以後要是想來拜師學藝,還真挺麻煩的,要走這麼遠的路才能過來。
這不是現在需要思考的,搖了搖頭,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