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結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轉轉,不然他會發現形勢遠比他想象的要糟糕。想見皇帝面呈機宜的臣子都被楊駿擋在了宮外,朝中人心惶惶,不知皇帝是死是活。大傢俬下里把楊駿比作秦末的趙高。
太熙元年(公元290年)春,楊駿請司馬炎下詔奪回繁昌公主。繁昌公主在太康年間下嫁衛瓘的第四個兒子衛宣,楊駿說衛宣好酒,經常嗜酒犯過失。
皇帝讓身邊的黃門郎去調查,黃門郎回覆說楊駿所言屬實。皇帝一聽,既然屬實,那就准奏。
接著,有人上書要求罷免衛瓘,將衛宣交給廷尉治罪,這回皇帝未允許。
不久後,衛瓘聲稱年老請求遜位。皇帝猛然醒悟,自己被楊駿當棋使了。楊駿表面是對付衛宣,其實意在逼衛瓘退位。
皇帝招來黃門郎大罵一頓,問是不是虛構事實汙衊衛宣,黃門郎抵賴不了,只好認錯求饒。皇帝想讓衛宣與公主復婚,可是衛宣這時已經憂憤發病而死。皇帝又氣又無奈,作為補償,將衛瓘升做太保的閒職,以菑陽公的身份回家養老。
擠走了衛瓘,楊駿接著就想擠走汝南王。在去年十一月甲申的詔書上,皇帝雖然任命汝南王都督豫州諸軍事,但是還保留著“侍中”的職務。皇帝這是要汝南王留在洛陽,可是楊駿卻不停的派人催促汝南王出發去許昌。
到了四月初,司馬炎的時間越來越少,他經常陷入昏迷,神智時而清醒時而昏聵。有一次他醒過來,身邊都是楊駿替換來的新面孔,個個長得那麼寒磣,心裡那個叫灰心失望,忍不住想罵人。司馬炎一向好脾氣,因此他調整了一下語句和語速,對楊駿說:“何得便爾!”這話相當於:“你怎能如此妄為!”
楊駿趕緊下跪謝罪,皇帝想接著罵幾句,一口氣沒上來,又暈過去了。再次醒來,皇帝令中書監華廙起草詔書,召汝南王火速入朝覲見。
這時候,皇帝應該已經明白,他那個貌似憨厚的老丈人靠不住。他只看準了楊駿能力不行,卻忽略了另一個問題:越是庸人越是不自量力。志大才疏,這是庸人的一個通病。
其實何必苛求楊駿,司馬炎也不過是庸人之質,卻做了漢高魏武都未必敢做的事。他的計劃漏洞百出,偏偏自以為算無遺漏。
自從下達了召見汝南王的詔書,司馬炎就陷入痛苦而漫長的等待。
夕陽日復一日映紅天際,汝南王的身影一直未曾出現,漸漸地,司馬炎氣若游絲。
這是怎麼回事?因為汝南王根本沒有接到詔書,詔書半道就被楊駿截走了。
這邊華廙剛將詔書寫好,那邊楊駿就得到訊息,趕過來借閱。按說身為中書監,完全可以理直氣壯地拒絕這種大不敬行為,可華廙不是有骨氣的人,這傢伙一輩子倒黴,早嚇破膽啦。
華廙的名字不怎麼為後人所知,但他的爺爺華歆名氣很大,熟悉三國的人都應該知道。華歆沒出仕前和隱士管寧交友,被管寧看不起,割席絕交。後來華歆跟了魏武帝,狠狠地做了幾件長臉的事,其中有一件就是領著禁軍衝進漢獻帝的寢宮,揪出躲藏在夾壁裡的伏皇后,交給行刑者縊死。華歆在曹魏做到了司徒、太尉的高位,這位老兄據說治家嚴謹,即使平時在家裡也要求子孫像在朝廷上那樣恭敬嚴肅、合乎禮節。
嚴格的家庭教養培養出了良好的家風,華家風氣聲名遠揚。百年之後,晉朝的劉寔想娶華家的女子,卻遭到家人的激烈反對,弟弟劉智對他說:“華家類貪,必破門戶。”劉寔不聽,執意要娶,生來齣兒子劉夏果然敗家。
華廙就出生在這個“類貪”的家庭,按他的門第條件,早就可以做官了,偏偏他倒黴,負責典選官員的是他岳父盧毓,按例不允許舉選姻親,所以他一直到三十五歲還是個處士。後來華廙終於開始做官,從中書通事郎做起,一點點往上爬,好容易爬到侍中、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