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結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江南。
次年三月,晉將王濬率領水軍從上游順江而下,直搗建業,吳王孫皓黯然出城投降。
破碎近百年的天下重新歸於一統,兵荒馬亂的日子結束了,刀槍入庫馬放南山。咸寧的許諾已經實現,司馬炎於是再次改元,將咸寧六年改為太康元年(公元280年)。
太康,這是晉武帝的第三個年號。
太康這個年號用了十年,這十年史稱“太康盛世”。史家如此描述:“是時,天下無事,賦稅平均,人鹹安其業而樂其事。”
所謂盛世,標準竟然僅僅是“天下無事,賦稅平均”,可見這不是一個繁華似錦的盛世,而是大亂之後喘口氣的盛世,充其量不過是一個治世而已。但是對比之前兵連禍結、“千里無人煙,白骨蔽荒野”的慘況,人們已經感到相當的幸福和滿足。
可悲的是,即使是這樣的盛世也僅僅曇花一現。不久,天下重新分崩離析,戰火延綿不止。幾十年後,在經歷了山河淪喪、骨肉分離,見慣了殺人盈城、屍橫遍野之後,文人幹寶追憶晉初那段逝水年華,他筆下的太康十年美好得恍若人間仙境:“牛馬被野,餘糧委畝,行旅草舍,外閭不閉,民相遇者如親。其匱乏者,取資於道路。故於時有‘天下無窮人’之諺。”
千載之後重讀幹寶此文,令人欷殻Р灰眩�沂樂腥慫黨釷搶帷⑺迪慘彩搶帷Q柙啤澳���餃��晃�沂廊恕保�腫盅�帷�
太康盛世的終結有諸多原因,最直接的一個原因就是司馬炎怠於朝政。
名為開國君主,實際上司馬炎根本不具備開國之君應有的雄才偉略,他能當上皇帝的唯一原因就是有幸生在司馬家。眾所周知,司馬家的江山是從曹操後人的手中連騙帶搶得來的,過程卑鄙並且充滿血腥味。司馬家的前二代人物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父子留給後人的印象也是陰霾狡詐、心狠手辣,這一形象直到第三代人物司馬炎的時候才有改觀,但這個改觀是建立在前二代人物辣手掃平一切政敵基礎之上的。對於司馬炎而言,創業時期的艱難險阻已由父祖克服,皇帝的寶座瓜熟蒂落,被他悠然拾起。
西晉太康二年疆域圖、西域部分有省略
所以本質上司馬炎是個靠父祖蔭庇的二世祖,天性裡安逸享樂的成分遠多於堅忍謀國。在平定吳國之前,他還能稍稍剋制自己,擺出一副有為明君的姿態,屢次下詔嚴禁浮華、嚴禁奢侈。不過這也僅僅是個姿態而已,比如他標榜從諫如流,卻無法真正做到擇善而從,最後姑息養奸;他宣稱要以統一天下為己任,卻始終優柔寡斷,在苟安與奮進之間搖擺不定。
等到吳國滅亡,天下人都只認他司馬炎一個皇帝之後,司馬炎就連“明君”的姿態都擺得三心二意,壓制已久的紈絝子弟習氣暴露得越來越明顯。《晉書》上評論他:“平吳之後,天下乂安,遂怠於政術,耽於遊宴,寵愛後黨,親貴當權,舊臣不得專任,彝章紊廢,請謁行矣。”
所謂“怠於政術,耽於遊宴”是暗示司馬炎好色。司馬炎好色是個公開的秘密。早在泰始九年,司馬炎就下詔在全境範圍內徵秀女,上至公卿府第下至尋常巷閭,凡有適齡少女卻敢隱匿不報的,都以“大不敬”論處;為了防止有人透過搶婚來逃避選秀,司馬炎又下令,在選秀期間天下人一律不許嫁娶,犯者也是“大不敬”。要知道“大不敬”的罪名可不輕,最重可誅三族,司馬炎一向標榜仁恕,可是為了美人,他願意承擔暴君的罵名。
討平吳國之後,司馬炎的“寡人有疾”一發不可收拾。他將吳主孫皓宮中的姬妾、宮女五千餘人全部據為己有,導致洛陽後宮猛增至史無前例的一萬餘人。這一舉動使司馬炎淪為歷史笑柄,宋朝詩人鄧林寫有一首名為《晉武帝》的七絕,劈頭兩句就是“秋風銅爵曲池平,吳主宮娃滿掖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