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結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也不會這麼快,十一月己巳深夜惠帝感覺不適,第二天即庚午日上午就駕崩了,這明顯是橫死,據說惠帝死前吃過一份湯餅,可能是東海王在裡面下了毒……一旁馬上有人打斷,說不要瞎說,東海王為何要毒死惠帝?惠帝一死東海王不僅無利可圖反而有損失,惠帝蠢笨如此,是千年難遇的模範傀儡,便於東海王操縱,而新君如此聰明,怎麼會甘心大權旁落?
……反正爭論不休,誰都沒有證據,最後大家說,管他呢,死就死了,禍害天下十六年,早死也算是惠帝對子民們做出的貢獻。
晉惠帝於十二月二十八,己酉日,下葬於太陽陵。
在惠帝下葬前半個月,新皇帝下詔到長安,徵召河間王為司徒,即日到洛陽赴任。河間王知道此行有兇險,但是如果不就徵那更是必死無疑,懷著僥倖之心,河間王應徵上道。
東海王果然沒有心慈手軟,東海王讓弟弟南陽王司馬模接替河間王鎮守關中,南陽王派部將梁臣去迎接河間王,河間王剛出潼關,走到新安,就被梁臣派人扼死在馬車上,一同被殺的還有河間王的三個兒子。
河間王的死宣告“八王之亂”的結束,最後的勝利者是東海王司馬越,他一統朝堂大權獨攬,但是他也將獨自吞下司馬家這十六年來釀下的全部苦果,獨自面對從北方洶湧而來的匈奴人、鮮卑人、羯族人。
一場演繹了十六年的悲劇終於落幕了,冬天已經過去,即將到來的是春天?
不,是另一個更加寒冷的冬天。
尾聲
某個寂靜的深夜,空蕩蕩的東堂大殿上,皇帝司馬熾坐在黑暗之中,默默地流下淚來。
他本是清心寡慾之人,性格偏於軟弱,排行又最末,因此不敢產生與皇位有關的妄想。門絕賓客、閉門讀書固然是他韜光養晦的姿態,也未嘗不是心中所願,但是造化弄人,汲汲於求的偏不給予,無慾無求的硬塞入手。啼笑皆非之餘,再回首血淚斑斑。
再看這接手的江山,瀕臨土崩瓦解,這是一敗塗地、無法挽回的殘局。
司馬熾想起武帝朝的一件佚事,當這事發生的時候他還沒有出生,武帝也剛剛坐上皇帝的御座。春風得意的晉武帝大宴群臣,席間武帝想討個好彩,就請某個會占卜的臣子替著算一卦,測一下晉祚可以傳幾世。沒想到,竟然測得“一”,當場群臣失色武帝龍顏不悅,幸虧有中書郎裴楷反應機敏,向武帝道賀說:“臣聞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王侯得一以為天下貞。”於是武帝大悅,群臣山呼萬歲。
當時誰能想到世上竟然真有一言成讖這種事呢。
司馬熾又想起另一件佚事,當這事發生的時候時他還在襁褓之中。當時已年近而立的皇太子司馬衷來西宮覲見,武帝叫出一大堆新生的皇子與皇太子見面,當時皇孫司馬遹也就是日後的愍懷太子也混跡其中,司馬衷與眾弟弟一個接一個握手,即使握到自己兒子時也不知道停,一旁武帝連忙提醒太子,“這是你的兒子”,皇太子這才斂手,憨笑不止。
長大後司馬熾一直不明白,一個連自己兒子都認不出的人竟然能夠君臨天下,這豈不是笑話?父親豈不是在將江山社稷當兒戲?
司馬熾六歲那年被封為豫章郡王,因為年幼得以留在洛陽。然後,此後十七年,他一直坐在洛陽一隅靜靜的張望。一邊是司馬家的骨肉相殘,流血遍地,另一邊要麼是公卿貴戚驕奢淫逸誇富鬥豔醉生夢死,要麼就是文人名士信口雌黃不務世事清談誤國。
那時沒有人能聽到晉王朝塌陷時的脆響,沒有人能看到銅駝街上白骨累累荊棘叢生的預兆。
而到了此時,這脆響震耳欲聾,這預兆再明顯不過。
永興元年十一月,匈奴劉淵自稱漢王,定都太原左國城,光熙元年十二月,幷州都督司馬騰被驅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