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 (第1/4頁)
這就是結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空腹飲酒本來就很容易醉,何況是在很短的時間內灌三升之多。太子事後自我辯解說,“飲已,體中荒迷,不復自覺”,說自己已經醉得完全失去知覺。
所以這時陳舞走來,說:“陛下命你抄寫這份文書。”太子“便驚起”,神智不清醉眼迷離,只見眼前一張白紙、一張青紙,旁邊陳舞又在不停催促,“快點,陛下正等著用呢!”旁邊又有一個名叫“承福”的宮婢,磨好墨,把筆塞到太子手中,太子“急疾不容複視”,下筆時“實不覺紙上語重”,因此遭到陷害。
太子被廢黜之後,曾寫信向太子妃王惠風及岳父王衍求助,詳細描述了當時中計被陷害的情景,這封信後來被收入《晉書·愍懷太子傳》,上述細節就來自那封信。
那封信語詞懇切情意悱側,可信度較高,但是太子的辯解有一些疑點,令人不解。
比如太子說:“……十二月,道文疾病困篤,父子之情,實相憐愍……為之求請恩福,無有噁心。自道文病,中宮三遣左右來視,雲:‘天教呼汝。’……”
由這句話可知,此前中宮(即賈皇后)曾三次派人召喚太子入宮,太子都沒有去,既然如此謹慎,為何到了二十八日傍晚,聽說惠帝病重,太子竟然不覺得突兀,並且不加求證就決定貿然進宮呢?要知道,這很有可能還是一個陷阱。
而且,太子特別強調了一件事,說他祭神禱福,為道文“求請恩福,無有噁心”。太子替兒子禱福,理由正當,此舉與陷害事件無關,太子為何要提及此事,還強調自己“無有噁心”?
太子的辯解給人此地無銀三百兩的感覺。很有可能,太子並非“無有噁心”。他在東宮祭神,並非是在求神保佑兒子,而是在絕望之中出了昏招,在行巫蠱之術,詛咒父親司馬衷與賈皇后早死。
這就是太子露出來的破綻,給賈皇后逮到了,所以她將計就計,說惠帝突然染疾,病重,使太子誤以為巫蠱有效,連早飯都沒吃就欣然入宮。而等太子進宮之後,賈皇后借陳舞的口,謊稱自己也不舒服在嘔吐,再次鞏固太子的猜測。
太子得到訊息後,並沒有在二十八日傍晚就急吼吼地入宮,他先上書請求朝覲,在程式完全合法之後才正式入宮,這說明太子還是有戒心的。當年楚王司馬瑋受了密詔沒有按例復奏,結果丟了性命,太子可不想重蹈覆轍。
等入宮之後,陳舞對他說賈皇后也很不舒服,太子心中暗喜,以為巫蠱真的有效,一驚喜就亂了心神,戒心自然下降。太子被逼飲酒時,大概還是沒有預料到賈皇后會出什麼狠招,以為賈皇后不過是悍婦撒潑,令他出醜而已。而當賈皇后真正使出殺手鐧,令他寫反書的時候,太子已經神智不清了。
反書是這樣寫的:
“陛下宜自了,不自了,吾當入了之。中宮又宜速自了,不自了,吾當手了之。並與謝妃共要,刻期兩發,勿疑猶豫,以致後患。茹毛飲血於三辰之下,皇天許當掃除患害,立道文為王,蔣氏為內主。願成,當以三牲祠北君。”
史書上說,這篇要弒父殺母的大逆不道文章,由黃門侍郎潘岳起草,令太子謄寫了一遍,太子謄了一半就醉死過去,潘岳模仿太子的筆跡將其寫完。這種說法有待推敲,看那文句很像是醉漢的臆語,似乎用不著潘岳這種大才子來牛刀小試。
即令是潘岳擬文,太子只是謄寫,未必這就不是太子的真心話,長期以來太子戰戰兢兢的苟且偷生,心中難道不生怨恨?平日裡,他還可以用理智控制情緒,矯飾自己的行為,但現在他醉爛如泥,酒後吐真言,借酒洩憤一下,也是人之常情啊。
可惜,賈皇后等的就是這個真言,太子一招不慎,從此萬劫不復。
十二月壬戌,是元康九年的最後一天。惠帝急召群臣入宮,會面於式乾殿,主題是裁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