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頁 (第2/2頁)
[美]娥蘇拉·勒瑰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已。你生活於泥壤球的外界,彷彿遠古的地上人從事皮層勘測維修,不過你無須穿著太空裝。你可以呼吸藍色的氣體,彷彿生活於這兒的內部。夜間時光,你舉頭凝視黑暗與星光,彷彿從事伊媧工程的工夫,父親說,不過呢,白晝時光,你只會見到藍天。為何如此?她問。因為呢,白晝的光線比星體更刺亮,父親回答。是藍光嗎?非也,發光的星體是黃色系,然而氣體豐沛瀰漫,於是白晝的天際看起來是藍色系。她放棄搞懂如此艱難久遠的知識。況且,這些都已經不打緊了。
當然嘍,她們終究會「登陸」於某個泥壤球體,然而,這可是很久很久之後的事兒嘍。到那個時候,她已經頗為年上,那應該是宛如風中殘燭的臨終歲月。到時,她將是六十五歲了。屆時,倘若這些事物當真如此要緊,她便會瞭解啦。
以匱乏為準則的定義
活生生存在於這個世界的事物,包括人類(體)、植物們,以及細菌。
細菌生活於人類體、植物體、土壤,以及許多的事物之間;它們活生生,但無法以肉眼目視。即使是大量細菌的集體性活動,通常也無法以肉眼窺見,或者被視為是細菌附生的生命體本身活動。細菌的生態自成另一種規律。規律即為守則,某種守則無法洞察另一種規律,除非你得以使用改變洞察視野的相關器具來注視。使用此等器具,你會讚嘆不已地凝視這個得到揭露的微型世界。然而,此等器具無法將較為巨大的規律顯形於微型規律的世界之內。微型世界持續它自身的秩序,不受幹擾,毫無察覺,直到顯微鏡抹片的滴液驟然間乾涸。相互洞視的可能性非常希罕。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