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國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害怕起來,撤了齊泰、黃子澄的職,想要燕王退兵。燕王哪肯罷休。
這場內戰,差不多打了三年,到了公元1402年,燕軍在淮北遇到朝廷派出的南軍的抵抗,打得十分激烈。有些燕軍將領主張暫時撤兵,燕王說:&ldo;這次進軍,只能進,不能退!&rdo;沒多久,燕軍截斷南軍運糧的通道,發起突然襲擊。南軍就一敗塗地了。
燕軍勢如破竹,進兵到應天城下。建文帝見形勢緊急,一面要將士拼死守城,一面派人向燕王求和,願意割讓土地,請求燕王退兵,又遭到燕王的拒絕。
過了幾天,守衛京城的大將李景隆開啟城門投降,京城終於被燕軍攻破。
燕王帶兵進城,只見皇宮大火熊熊,正在燃燒。燕王趕快派兵把大火撲滅,已經燒死了不少人。他查問建文帝的下落,有人報告說,燕兵進城之前,建文帝下命令放火燒宮,建文帝和皇后都跳到大火裡自殺了。
燕王朱棣即位,這就是明成祖。到了公元1421年,明成祖遷都北京。打那時候起,北京一直成為明朝的京城。
227 三保太監下西洋
明成祖用武力從他侄兒手裡奪得了皇位,有一件事總使他心裡不大踏實。皇宮大火撲滅之後,並沒有找到建文帝的屍體。那末建文帝到底是不是真的死了?京城裡傳說紛紛,有的說建文帝並沒有自殺,趁宮裡起火混亂的時候,帶著幾個侍從太監從地道里逃出城外去了;別的地方傳來的訊息更離奇,說建文帝到了什麼什麼地方,後來還做了和尚,說得有鼻子有眼睛,使明成祖不得不懷疑。他想,如果建文帝真的沒死,萬一他在別的地方重新召集人馬,用朝廷的名義討伐他,豈不可怕。為了把這件事查個水落石出,他派了心腹大臣,到各地去秘密查問建文帝的下落,但是又不好公開宣佈,就藉口說是求神仙。這一找,就找了二三十年。
明成祖又想,建文帝會不會跑到海外去呢?那時候,我國的航海事業已經開始發展起來。明成祖心想,派人到海外去宣揚國威,跟外國人做點生意,採購一些珠寶,順便探聽一下建文帝的下落,豈不是一舉兩得。
這樣,他就決定派一支隊伍,出使國外。讓誰來帶這支隊伍呢?當然非得是自己的心腹不可。他想到跟隨他多年的宦官鄭和,倒是個挺合適的人選。
鄭和,原來姓馬,小名叫三保,出生在雲南一個回族家庭裡。他的祖父、父親都信奉伊斯蘭教,還到麥加(伊斯蘭教的主要聖地,在今沙烏地阿拉伯)去朝過聖。鄭和小時候就從父親那裡聽說過外國的一些情況。後來,他進燕王宮裡當了太監,因為他聰明能幹,得到明成祖的信任。這鄭和的名字還是明成祖給他起的。但是民間把他的小名叫慣了,所以一直把他叫做&ldo;三保太監&rdo;,後來,有的書上也寫成&ldo;三寶太監&rdo;。公元1405年六月,明成祖正式派鄭和為使者,帶一支船隊出使&ldo;西洋&rdo;。那時候,人們叫的&ldo;西洋&rdo;,並不是指歐洲大陸,而是指我國南海以西的海和沿海各地。鄭和帶的船隊,一共有二萬七千八百多人,除了兵士和水手外,還有技術人員、翻譯、醫生等。他們乘坐六十二艘大船,這種船長四十四丈,闊十八丈,在當時是少見的。船隊從蘇州劉家河(今江蘇太倉瀏河)出發,經過福建沿海,浩浩蕩蕩,揚帆南下。
鄭和第一次出海,先到了占城(在今越南南方)接著又到爪哇、舊港(在今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東南岸)、蘇門答臘、滿剌加、古裡、錫蘭等國家。他帶著大批金銀財物,每到一個國家,先把明成祖的信遞交國王,並且把帶去的禮物送給他們,希望同他們友好交往。
</br>
<style type="text/c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