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頁 (第1/2頁)
[日] 小野俊太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如果哥吉拉是氫彈試爆中誕生的終極武器,那麼芹澤博士的「氧氣破壞劑」就是日本在二戰研發原子彈的背景中延生出的產物。只是,這種設定無法從香山滋等人的口中證實。但是,「從住在瑞士的德國人」口中聽到相關情報的訊息中,可以想見劇組打算讓「氧氣破壞劑」的製作背景和現實的歷史產生若有似無的連結。在二戰時,日本陸軍委託理化學研究所、海軍委託京都帝國大學研發原子彈。由於日本國內幾乎沒有出產鈾礦,所以想收集到必需用量來製作原子彈有相當大的難度。不過,福島縣石川村當地還是有鈾礦可採出,也可用u型潛艇從德國運來。一九四四年時,朝日新聞曾刊出一篇解說,關於「一個火柴盒大小的鈾礦就能把整個倫敦夷成平地」,這句話後來也理所當然地成了謠言而廣為流傳(保坂正康《日本的原子彈》)。總之,原子彈完全被當成能一舉挽回劣勢的秘密武器。
話說回來,為何芹澤博士會在劇中製造出消滅水中氧氣的東西呢?我認為關鍵就在於「水」。想要製造出氫彈,就要有氫的同位素‐‐氘、氚。而氘又是比較容易從水中取出的東西。換句話說,氫彈的材料在自然界隨處可得。反觀天然鈾礦,只有在某些專門的產地才可以採出。水是氫和生命必需的氧結合出來的東西,然而,從水中取出的氘產生了比基尼氫彈試爆,帶來的卻是鮪魚的汙染,還有被炸飛的珊瑚化為白灰從天而降。由此來看,芹澤博士在惠美子的面前用氧氣破壞劑把魚化為白骨,就是具體呈現氫彈試爆破壞生態的狀況。重要的並不是這種武器在科學上是否能夠實現。只要透過影像的比喻,就能讓觀眾的想像力開始運作。只是,現實中能讓哥吉拉甦醒的氫彈試爆,可不是在私人實驗室裡能進行的規模。理論的話只要寫在紙上就好,基礎實驗多少也能實際操作,但要確認爆炸的威力,還是得在比基尼環礁這種實際的場所。核武的話,可不是像氧氣破壞劑那樣在水缸裡簡單測試就行的。
芹澤博士與化學兵器
那麼,可以獨自在實驗室裡合成、只要少量就能打倒哥吉拉的實用武器會是什麼物質呢?如果從芹澤博士是精通化學的科學家身份來看,以及從「破壞水中的氧」這一點來看,顯然應該是原子彈以外的東西。也許是接近因一九九五年奧姆真理教事件而聲名大噪的沙林毒氣之類的毒氣。毒氣的話,應該就不只能在實驗室中進行實驗,也可以生產出實用武器。
其實香山滋本身也是柯南道爾的忠實讀者,而其中的科幻小說《劇毒地帶》(一九一三年)香山也不可能沒有讀過。這部小說的劇情是想像帶有毒性的乙太(注42)帶透過地球時,世界會不會毀滅。當查林傑教授發現幾天前印尼的蘇門答臘(這剛好也是位於南洋的地區)因為毒性乙太而陷入死亡時,便在倫敦準備好氧氣鋼瓶等著世界末日的到來。不過,其實整個地球(不如說是整個英國)運氣很好地並沒有發生全面災害(注43),而故事就在這裡結束。
不過,有毒大氣毀滅世界(至少乙太經過證明後,已確認是一種不存在的物質),這種概念隨著時代的發展就開始出現較為具體化的產物。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雙方除了會使用催淚瓦斯之外,德國還開始使用含氯毒氣。此外,瓦斯雖然在和平時期可用於照明、燃料,但是在戰爭時就會搖身一變成為具有極大殺傷力的化學武器。在《哥吉拉》劇中,氧氣破壞劑開始作用時,周圍的海水也開始出現大量氣泡,由此可見氧氣破壞劑中的藥劑是屬於水溶性的毒氣。這樣推論的話,「告訴瑞士特派員情報的德國人」若是芹澤博士的舊識,那麼也有可能是將蘇聯戰俘、猶太人關進毒氣房的納粹化學家。
雖然芹澤博士在電影中為了配合演員而設定成二十七歲的青年,不過《g作品檢討用指令碼》的原始設定上其實是四十歲的科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