剷除不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代。
來自印度的佛教思想在中國迅速發展,與中國傳統文化有了更大的交流。
這種交流不僅對中國思想史的發展有重大意義,而且對中國美術和雕塑藝術的發展也起了極大的促進作用。
在繪畫方面,顧愷之、陸探微和張僧繇等畫家,一方面繼承了中國傳統的漢畫的技藝和風格,一方面又受到了來自印度、西域的佛教繪畫表現手法的影響,在繪畫理論和表現手段方面,取得了劃時代的成就。
這一時期的繪畫、雕塑等藝術作品中出現的人物形相,大多面目清瘦、褒衣博帶,神采飄逸,這基本上是南朝士大夫生活理想和審美情趣的真實寫照。
由此而形成的“秀骨清相”的風格,成了具有明顯時代特徵的南朝畫風的代表。
以東晉戴逵為代表的佛像雕塑家的出現,標誌著中國佛教藝術發展到了一個新的水平、戴逵的創作態度認真,據說有一次他為了製作一尊佛像,曾潛藏在帳中,傾聽眾人的褒貶議論,然後加以詳細研究,積思三年,才得以完成。
因此他所作的佛像,使“道俗瞻仰,忽若親遇”。
這一時期出現的各種佛像,包括塑像和畫像,已經不再是單純地模仿西方傳來的佛像圖樣,而是融合了中國的民族風格,開始走上了獨立的發展道路。
遺憾的是這一時期佛教寺院的各種塑像以及畫像,現在大多都已蕩然無存,我們只能從傳世或出土的一些金銅佛像以及當時開鑿的一些石窟寺中,來了解和研究當時佛教造像的一些情況。
現存最早有明確紀年的金銅佛像,是後趙建武四年(公元338)造的釋迦牟尼佛銅像。
此像現藏美國舊金山市博物館,像通高39。4厘米,身著通肩大衣,衣紋以身體胸部為中心,向左右對稱雕出作平行下垂狀、兩手在腹前作禪定印,肉髻較大,臉部輪廓清楚。
佛座為四足方座,這是大多數早期金銅佛像所採取的形式。
整個佛像身體略向前傾,衣紋形式化,左右對稱,略顯呆滯,帶有早期還不成熟的佛像製作風格。
南朝佛像,傳世遺物較少。
但從現在僅有的一些造像來看,其風格有著明顯的特點。
五臺山,中國佛教第一聖地。
山西省五臺縣境內,方圓五百餘里,海拔三千米,由五座山峰環抱而成,五峰高聳,峰頂平坦寬闊,如壘土之臺,故稱五臺。
一個男人——帶你重溫舊夢
☆、02 第二卷 情差大臣 041 第四十一章 我繼續繼續胡
五臺山。
漢唐以來,五臺山一直是中國的佛教中心,此後歷朝不衰,屢經修建,鼎盛時期寺院達300餘座,規模之大可見一斑。
舉世稱絕,其中最著名的五大禪寺有顯通寺、塔院寺、文殊寺、殊像寺、羅睺寺。
五臺山四峰。
五臺分別為東臺望海峰,西臺掛月峰,南臺錦繡峰,北臺葉鬥峰,中臺翠巖峰。
五臺之中北臺葉鬥峰最高,海拔3058米,素稱“華北屋脊”。
《清涼山志》中記:“左鄰恆嶽,秀出千峰;右瞰滹沱,長流一帶;北凌紫塞,遏萬里之煙塵;南護中原,為大國之遮蔽。山之形勢,難以盡言。五峰中立,千嶂環開。曲盡窈窕,鎖千道之長溪。疊翠回嵐,幕百重之峻嶺。巋巍敦厚,他山莫比。”
又因山中盛夏氣候涼爽宜人,故別名“清涼山”。
文殊菩薩的應化道場。
普陀山是我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位於浙江舟山群島,觀音菩薩道場。
普陀山的名稱,出自佛教《華嚴經》等六十八卷,全稱為:“補坦洛迦”、“普陀洛迦”,是梵語的譯音,意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