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漢民間故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槍,個個都是魏國士兵。皇帝含淚對臣子們說:“朕想把天下讓給魏王,只求留一口氣,好安享晚年。”一個叫賈詡的人說:“魏王一定會對陛下不負所望。陛下趕緊發詔書,以安撫民心。”皇帝只好讓陳群起草禪位的詔書,命華歆拿著詔璽,領著一群大臣直奔魏王宮去獻禮。曹丕高興得合不攏嘴。他開啟詔書,念道:“朕在位整整三十二年,經歷了天下大亂,多虧祖宗的靈感,才重新站起來。但如今仰望星象,俯視民心,炎精的命運已經結束,曹氏家族將有所作為。先代王者樹立了神武之風,今代王者展現明德,一切皆在天數之中。治國大道在於天下共享;唐堯之治不私於一族,名聲傳揚,朕雖然僅以弱冠之年代天下,如今追隨堯舜典章,讓位於魏王。王勿推辭!”曹丕聽完後,立刻準備接受詔書。司馬懿勸道:“不可。雖然詔書已經送到,殿下最好先上表自謙,以排除天下的非議。”丕聽從了建議,讓王朗起草一封表,自謙德薄,請求另擇賢能者來繼承帝位。皇上看完表格後心裡非常震驚,開始懷疑起來,就對身邊的大臣們說:“魏王這麼謙虛,怎麼辦?”華歆回答說:“以前魏武王接受王位時,雖然三次謝絕詔書但最終還是接受了,如今陛下可以再下詔命,魏王必定會同意的。”皇帝別無選擇,只好再次命令桓階起草詔書,並派遣高廟使張音帶著節奏和印信前往魏王宮殿。曹丕開啟詔書歡喜地說:“向你這位魏王致敬,上書表達謙讓之意。我暗自為漢道的拖延感到愧疚,這種情況已經持續了很久;幸虧武王有著高超的才能,賢德得到了天命的讚許,威武神勇,消除了兇暴,清除了混亂。現在王丕繼承了先王的遺志,至德光耀,聲譽遍佈四海,仁德之風吹拂著八方土地;你的統治地位,實屬於天命。古時虞舜有著偉大的功績二十餘項,卻放棄了功勞,將天下讓給別人;大禹有著卓越的治水成就,但仍虛讓帝位於重華。漢朝繼承堯、舜的理念,有著傳承聖人之資格,恭順神明,繼承著天命光輝,現在又派遣行大夫張音,帶著皇帝的印信。王啊,請接受!”曹丕接過詔書感到高興,就對賈詡說:“儘管已經有兩次詔書了,但我始終擔心後人會稱我篡位。”賈詡說:“這件事情很容易解決,再讓張音帶著印信回去,讓華歆讓漢帝建一座壇,名稱為‘受禪壇’;選一個吉日良辰,召集所有重要官員,然後請天子親自奉上印信,將天下讓給王,這樣就能消除眾人的疑慮,斷絕眾說紛紜了。”有喜事發生了,就讓張音把王位的印綬送回去,雖然他還是辭謙客氣。音回去和皇帝交流了。帝問群臣:“魏王又謙讓了,他到底想幹什麼呢?”華歆建議說:“陛下可以建個‘接受禪位的壇’,把公卿百姓都召集起來,公開地傳位禪讓;這樣,陛下的子孫後代一定會受到魏王的恩寵。”帝同意,派太常官去繁陽卜定地點,築起了三層高高的壇,在十月的庚午日寅時進行禪讓。
到了指定日期,獻帝請魏王曹丕登上壇受禪,壇下聚集了四百多名大小官員,還有三十餘萬御林虎賁禁軍,帝親自捧著玉璽向曹丕致意。丕接受了。壇下的群臣跪下聽著頌詞說:“尊貴的魏王啊!古時候堯禪位給虞舜,舜也以天命傳給禹:天意不固定,只會歸於有德之人。漢朝秩序混亂,世道失序;亂象波及到了我,奸臣橫行,天下動盪。多虧了武王的英勇,解救了四方險難,以清洗夏商之域,維護了我們的祖廟;這不是我一個人可以功成身退,而是得到九服的實際賜福。如今王勳繼承前人的遺志,昭示了你的德行;擴充套件了文武之偉業,展現了你的廣闊胸懷。皇天顯示祥瑞,神明發出征兆;我們頓首致敬:你的品德勝於虞舜,按照我唐朝的傳統,恭敬地讓位於你。”哇哦!這場戲簡直就是天意在你身上啊,你就順應大勢,慶祝萬國以示尊重上天的旨意!
閱讀完典籍,魏王曹丕便接受了各種盛大的儀式,登上了帝位。賈詡帶領大小官員們在祭壇下朝拜。將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