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梅驚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些年來,顧正臣又是為官,又是為將,戍守遼東,征戰南洋、日本,可謂出盡風頭。
而在顧正臣的光輝之下,風頭背後,是趙海樓、秦松、王良、黃元壽、於四野等人恐怖的升官速度。
就以趙海樓、王良為例,他們在洪武六年,句容郭家大案爆發時,僅僅只是京軍神策衛副千戶,從五品官,而八年之後的今天,他們已是官居二品!
雖說開國勳貴眾多,侯爵一堆,二品大員確實不那麼起眼,可若是和經歷過開國之戰,又奮鬥了十四年,卻只得到了一個千戶、指揮僉事、指揮同知的人比呢?
即便是一衛指揮使,那也才正三品!
這些人是大明衛所中名副其實的大多數,但他們這些年來,寸步未進的比比皆是。
回顧過去八年,大明進行過的大的戰爭,其實就四場,一場發生在遼東,一場發生在吐蕃,一場發生在雲南,一場發生在日本九州。
南洋舊港那點事,都上不了檯面。
吐蕃、雲南之戰確實讓一些將官得到了晉升,但得到最大利處的,還是藍玉、謝成、金朝興等十二人,直接晉升侯爵了,反觀中層、底層將校,他們的晉升十分有限,很多隻是官升一級。
是升一級,不是升一品。
原本副千戶的升千戶,這是升一級,原本是千戶的,升指揮僉事,這是升一品。
但看看顧正臣,混了八年,卻只帶出來了一個侯爵,還是曾屢立戰功,距離封爵只差一步的老將張赫,其他人,再無封爵。
乍一看,顧正臣似乎不怎麼樣,跟著他混連個爵位都那麼難,可細看下來,那就有些駭人了。
顧正臣手底下,若是按軍功、按人頭論,抽出去到衛所,足夠充任幾十個指揮使,上百個指揮同知,幾百個指揮僉事,幾千個千戶、副千戶,最次也能混個百戶,絕不是什麼總旗、小旗官。
說到底,這是軍功計算方法所帶來的差異。
傅友德、沐英、藍玉等人帶兵,報軍功的時候,軍士的軍功自然是給的,但大頭必然是將官的,沒有將官,這軍功哪來的,拿大頭理所當然。
可顧正臣不一樣,報軍功的時候,是按集體功論的,弄死納哈出幾萬人,你有證據能證明是你的軍功,給你記上,證明不了人是你乾死的,那就算集體的。
集體軍功算清楚之後,按照一定比例攤人頭,所有將官拿走四成,其他軍士分六成。
有時候更簡單,拿出一部分人頭分給未直接參戰的後備人員,然後大家直接均分人頭,將官與軍士領一樣多,九州太宰府之戰就是如此,包括這次遠航澳洲,除了少量的個人軍功,全都是集體軍功。
顧正臣用這種法子,壓制住了趙海樓、王良、秦松、梅鴻等一批將官,但換來的卻是整個軍隊的超強的凝聚力與執行力。
可即便一次又一次壓制,趙海樓還是成了正二品,王良、秦松等人也成了地方都司最高長官,正二品,這就等同於他們夯實了基礎,每一次晉升官職都很紮實,日後再立下軍功,趙海樓就是想不封侯,朝廷也必須給他封侯,屬於真正的水到渠成。
以前,許多人羨慕水師,羨慕跟著顧正臣的將官,但也沒任何法子,總不能從自己的衛所裡“跳槽”到水師吧?
只能眼睜睜地看著,眼饞。
可現在不一樣了,皇帝的聖旨已經傳開了,顧正臣是遠航水師總兵,全權負責組建遠航水師,且有呼叫一應將士。
這就意味著,只要加入遠航水師,只要能進去,那等定遠侯歸航時,就能有軍功可以拿,若是定遠侯能多給點機會露露臉,那回來就能升官啊。
在這種背景下,心思活泛的京軍將官就開始了活動。
常遇春的一些舊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