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4 他才是主角 (第1/3頁)
南柯一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三聯生活週刊》,在千禧年的國內,比起《意林》、《知音》、《讀者》等裝批的刊物裡,算是挺正常的一類——
外國的月亮跟華夏一樣圓。
它還喜歡把新聞跟文化摻雜著敘述,特小資,特煽情,定位是華夏的《時代》,其實定義上很簡單,新生活,新觀念,新潮流。
前身是韜奮先生主持的《生活週刊》,有這層背景和淵源,三聯的記者想到哪裡,還是能掙到幾分薄面。
97年入職的卞志洪,算是週刊最資深的娛樂記者,專門負責電影方面的採訪評論,後來和人合寫了一部電影小說,叫《滿城盡帶黃金甲!》
這些天,《大話西遊》的熱潮,自然而然地傳到他的耳朵裡,他可不會坐視這股潮流從他眼皮底子溜走,什麼都不做。
從蒐集的零碎的資料裡,他敏銳地察覺到這個潮流很可能是人為推動。
直覺告訴自己,幕後操盤手嫌疑最大的,不是科教頻道,而是那個飛購網。
卞志洪藉助人脈,輕易地聯絡上王立歡,開口恭喜《銀幕採風》大翻身,《大聖娶親》的收視率飆升到07,儼然成了科教頻道黃金節目。
王立歡道:“以後可能要改版啦,就叫《第10放映室》。”
“我聽說這個《第10放映室》最初的策劃,來源於節目的贊助方,飛購網?”
“是我們節目組和飛購網的老闆共同策劃的心血。”王立歡說的心不跳臉不紅。“他提供了思路。”
卞志宏問到飛購網的老闆,得到的回答——
“陸飛!”
他馬上報了選題,得到主編同意,還特意增派了人手,一個幹練的新人記者。
是一個小姑娘,叫孟美靜,日後跟《南方週末》的袁磊,佔據千禧年娛記圈的兩把交椅,圈內人稱“南袁北孟。”
…………
陸飛上輩子沒接受過採訪,三級攝影師那會兒,他在劇組裡也只有幹看的份兒。
這回,過了把癮兒。
面對請來的《燕京晨報》,他簡單地說了幾句,每一句都不離“飛購網創造就業崗位”……
其實什麼創造就業,都是放屁!
先進的生產力肯定是淘汰落後的,只會讓更多人失業,以前一店養三代,靠資訊差,打價格差,本地購買,本地消費,電商出來以後呢?
這個口號他不喊,鹿雲也遲早會做,因為自己有一個跟支付寶一樣的東西——財付寶。
擁有它等於在法律紅線走鋼絲,只是這年頭上面忙著資產剝離、銀行上市,對他這種小蝦米,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像倒黴的孫大武,非法吸籌也是03年才定罪被抓。
趁著這個真空期,只要給他2年,給他發展到十幾萬家幾十家店鋪,跟他們利益繫結,簡直是百萬漕工,衣食所繫飛購網。
就業,就是他的免死金牌!
“就這麼多吧,接下來辛苦劉老師再跑一趟。”
陸飛侃侃而談之後,識大體地塞了個紅包。
劉記者不動聲色地收下,一本正經道:“客氣了,如果真像陸總說的,電商真能為廣大的失業群眾帶來就業,還能創造這麼高的收入,別說跑一趟宣武,跑遍燕京也義不容辭。”
千禧年,畢竟是一波又一波的下崗潮,能讓大量的下崗職工再就業,挽救無數個家庭,簡直是功德無量。
但其實,這回採訪的主角不是自己,而是趙國強他們第一批店家。
趙國強的襪子店,5天營業額破2萬,暴富奇蹟啊!
另外,還有黃毛他們,一家家成績斐然,人均超5000塊,只有這種暴富神話不斷續寫,才能讓更多人絡繹不絕進駐到飛購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