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風成雨不是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吃過飯後,周建安又帶著盧象升來到了堡外的麥地裡,綠油油的麥子長勢極好,若是不出意外的話,到時候又是一個大豐收啊。
盧象升自去年調任總督宣大後,便開始整頓軍務,不斷屯田,使得宣大的形勢有了很大的改變。
可就算如此,對於整個宣大的現狀卻沒有絲毫的改變。
看著眼前這片綠油油的田地,再看了看洋河對面的土地上到處都是枯黃的雜草,盧象升疑惑的說道。
“建安,河對面的那些也是良田,為何不一同播種了?”
周建安撇了撇嘴。
“盧伯父,洋河堡外的這些地那都不是咱洋河堡的,都是小子私自栽種的,以後恐怕還有人來找小子的麻煩,至於河對面的,小子雖然想種,可怕那主家不同意啊。”
“這都是良田啊,荒廢了實在是可惜,這樣,你去問問這一帶的地都是誰家的,到時候由我去給你周旋周旋,不過只希望你小子來年大豐收以後,不要忘記了周圍的百姓才是。”
盧象升感慨的說道,其實他心裡清楚,這些良田大機率都是附近衛所軍官們的,到時候由他出面說說,周建安少出一些租金,這件事還是很簡單的,畢竟這田荒了也就荒了,有點收穫總比沒有好。
周建安一聽,當然高興了,前些日子他還在擔心,別看現在沒人找他的麻煩,可萬一到時候豐收了,這些田地的主家一個個的找了過來,還是個麻煩事。
不過有了盧象升出面,這個問題直接就迎刃而解了。
盧象升這麼照顧他,周建安也不好不表達一下,趁著盧象升蹲下身子看著地裡麥子時,周建安從懷裡取出了一張紙來。
這上面詳細記錄瞭如何製作水泥的全過程,以及後面如何使用和注意事項等等。
盧象升接過一看,小心的放在了懷裡。
“建安啊,咱大明要是多一些像你這樣的,也不會到如今之地步了。”
說著,盧象升彷彿是想起了什麼傷心之事一樣,看向望不到邊的麥地,開口道。
“宣大作為大明九邊之一,歷來都是軍事重鎮,其中宣府八萬一千三百八十三人,騾馬駝三萬三千零二十五匹,大同有官兵八萬五千七百八十人,騾馬駝三萬七千四百七十一匹。
可去年本督接任之初,大同宣府缺額達到了一半以上,而剩下的一半之中,可戰之兵只有一半,難啊,太難了。”
盧象升說著說著,突然一笑。
“唉,你看看,我跟你這小子說這個幹啥,你小子現在不過只是個小百戶,跟你說這些又有什麼用,走吧,咱們回去再談談你說的那膛線燧發槍。”
盧象升拍了拍周建安的肩膀,轉頭朝著洋河堡走去,周建安看著盧象升那高大的背影嘆息了一聲,趕緊跟了上去。
其實周建安作為一個後世人的靈魂,對於明末這段歷史還是知道一些的。
畢竟作為漢人最後一個王朝,大明在後世很多人的心裡的位置還是很重要的。
特別是那一句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這話就足以讓人熱血澎湃。
而明成祖朱棣更是將這句話詮釋到了極點,直接將首都就搬到了邊關外, 邊關但凡有什麼風吹草動,朝廷就能夠第一時間得知,而不是選擇窩在紙醉金迷的江南,貪圖享樂。
可大明有如今這個田地,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其中很多問題其實早在立國之初便已經註定了。
例如軍戶制度,在設立之初,當時的軍戶制度確實非常的好,也非常的時候,七分耕種三分兵,這讓老朱不費任何錢糧便可以打造出一支百萬之師,而軍戶們也能自給自足過上好日子。
可隨著時間的推移,軍戶們的田地因為各種原因慢慢的被那些權貴們所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