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相信了?
細想一下,這個時代就是有這樣的傳統。
劉備沒有發跡時自稱中山靖王之後,雖然那些世家大族鳥都不鳥他,但關羽、張飛鳥他,劉備便有了最堅實的武力基礎,後來有了名氣和勢力,有了利用的價值,漢獻帝上趕著跟他攀親戚,八竿子打不著,還稱之為皇叔。
孫堅跟兵聖孫子的關係更是不知道隔了多少輩,估計族譜早就斷了,甚至他根本就不是孫子後人,可他的宣稱得到了程普、黃蓋、韓當、祖茂等人的認可,後來孫策打下江東,孫權建立東吳政權,人人都彷彿看到孫家家譜一樣承認孫堅父子是孫子後人,趨炎附勢的倭人更是在遊戲裡把孫子兵法作為孫堅父子的寶物。
曹操自稱是西漢丞相曹參之後,更是往自己臉上貼金,他本姓夏侯,是他老子曹嵩做了曹參後裔大宦官曹騰的養子,才讓他堂而皇之地成為曹家人,曹操的血脈跟曹參沒有半毛錢關係,可當曹操一統北方、他兒子曹丕廢漢自立,沒人去質疑他是曹參之後,《三國志武帝紀》裡更是赫然寫著“漢相國參之後”。
按照這種成王敗寇邏輯,魏延自詡是信陵君魏無忌後人,也沒有什麼毛病,只要他能成就霸業,絕對會有人自動幫魏延續家譜,史書上也絕對會白紙黑字寫著“魏信陵君無忌之後”。
而陳到之所以相信魏延這頓胡扯,因為魏延之前展示的計謀根本不像是一個尋常寒門庶族出身的武將能用出來的,他以為魏延必定有家學淵源,很有可能是名將之後,是信陵君魏無忌後人的可能性非常大,可是他怎麼會知道,這個魏延之所以能夠使出那麼多計謀,純粹是因為體內多了一個來自2016年的靈魂。
就這樣,魏延向魏蜀吳三國君主們學習,悍然開始了他的家世傳承炒作,逢人便自我介紹是信陵君後人,炒到最後,連他自己都有點相信,自己是戰國四君之首信陵君魏無忌的後人。
陳到是第一個向魏延投效的大將,魏延非常激動,向陳到深施一禮:“叔至有勇有謀,目光長遠,胸懷韜略,實乃大將之材,我得叔至,便如高祖得韓信……呃,光武得鄧禹!”
劉邦和韓信的君臣關係最後處理得很糟糕,魏延連忙改口,換了個君臣相合的例子來比擬他和陳到的關係,陳到聽到魏延把他跟東漢開國第一功臣鄧禹相比,頓時受寵若驚,連忙謙虛地說道:“末將空有薄勇,智謀短淺,實不敢跟鄧禹相比!若有一比,末將願為伏波將軍。”
伏波將軍馬援智勇雙全,用兵如神,戎馬一生,馬革裹屍,老當益壯,是東漢開國首屈一指的武將,陳到如此自比,足見他的志向遠大,可惜那一世竟被大耳賊劉備一直委任為近衛統領、保鏢頭子,沒有獨自領軍的機會,只有到了劉備死後,陳到擔任徵西將軍、永安都督,才有獨當一面的機會,可惜永安處於吳國和蜀國交界,一直沒有戰事,大將沒有用武之地,以至於沒什麼名聲,後世流傳起來,陳到完全成了趙雲的影子,正如魏延曾經一度也是關羽的影子。
魏延一度也是關羽的影子,這個說法沒毛病,在羅貫中原稿裡,描寫魏延外貌時用的“面如重棗,目似朗星,如關雲長模樣,武藝獨魁。……面如重棗,目似朗星,器宇軒昂,貌類非俗,乃似關將。”後來被毛宗崗刪掉了,可見原來羅貫中就是想把魏延寫成一個小關羽。
魏延深深地看了陳到一眼,心裡默默地說道,老弟,我答應你,咱們是咱們,咱們不是誰誰的影子!
這話只能藏在心裡,作為他自己給自己同時也是給陳到的一個承諾,未來他不但要成就他自己的皇圖霸業,也要提攜第一個歸順自己的大將,讓他成為千古流芳的名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