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觀戰、感悟 (第2/2頁)
夜色將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如果不是為了安全起見而改為攻擊那些非致命點,其實完全可以打咽喉、軟肋、襠部等薄弱處。
那樣絕對可以做到一擊致命!
姜勝內心思緒萬千。
“看來正如一些網友所說,國術創造伊始確實就是為了研究如何快速的殺死敵人,招招致命,所以國術在一開始的時候才會被稱為‘搏殺術’。”
“後來法制漸漸開始健全,殺人償命,再加上官府擔心俠以武犯禁,所以逐漸改良為了擊倒敵人而不傷其命。”
“擊倒敵人和殺死敵人完全不同,需要考慮的問題很多,既要保證敵人失去戰鬥力,同時又不能用力過猛殺人,這就導致出手時束手束腳,那些致命的招數漸漸被摒棄,威力其實已經大大降低了。”
“不過雖然民間禁止學習搏殺術,但是軍隊為了保持戰鬥力,卻始終在研究如何高效殺人的搏殺術,而正是軍隊的原因,才讓搏殺術的傳承一直沒有斷過,包括近現代,搏殺術也是屢立戰功!”
“可是到了太平盛世,再加上熱兵器的大力發展,搏殺術也就徹底失去了用武之地,淪為了強身健體的工具。”
姜勝的精神力達到了10點,思維敏捷,從董成海和陳駿兩人出手的招式裡面,看到了很多東西。
而且他的記憶力也是超群,以前無意間看到的一些隻言片語的相關介紹,此時統統都記起來了。
“我記得八十年代第一次全國比武大賽,
“2000年以前各種限制,全民搞經濟,等到2000年以後,尤其是近十年,生活水平飛速提升,官府對於民間的掌控力也達到一個高度,也不擔心什麼俠以武犯禁,所以便逐漸放開管制。”
“可惜,現在國人對於國術之類的東西,真得沒什麼興趣了……”
……
姜勝徜徉在自己的世界中,有了很多感悟。
同時,這種超強的記憶力也令他感覺格外新奇,很多以前忘記的的事情,現在卻變得歷歷在目。
擂臺上的董成海和陳駿兩人,打得有來有回。
數個回合之後,兩個人不分伯仲,然後便停下來了。
姜勝三人,以及拳館裡面過來圍觀的客人,紛紛鼓掌。
擂臺上兩個人脫掉器具後氣喘吁吁的躺倒在擂臺上,汗流浹背。
謝志榮轉頭問姜勝:“你覺得怎麼樣?”
姜勝笑道:“很厲害,尤其是董師傅,真得出乎我的意料。”
謝志榮明白姜勝什麼意思,有些感慨道:“網上對於傳統武術不能打這件事基本上已經蓋棺定論了。”
“但是他們不清楚,不是傳統武術不能打,而是能打的基本都已經老了或者去世了,新一代的年輕人都忙著賺錢,誰願意去練武啊?即使練也是套路而已,不知變通,嚴重缺少實戰經驗!”
頓了一下謝志榮跟道:“像董成海,他的武當通背拳的套路感也非常明顯,能和陳駿打個平手,靠的完全是經驗,通背拳的真實威力連十分之一都沒有發揮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