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君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不見泰山之意啊!
心念至此,仁治皇帝大手一揮,語氣興奮的開口道。
“愛卿所求,於公於私,朕都無法拒絕。”
“著令趙愛卿拔擢鴻臚寺少卿一職,分掌賓客之事。”
“同時著令工部,抽調各類工匠各三十人於鴻臚寺聽趙愛卿調遣!”
幾位國公爺聽到仁治皇帝對趙士楨的任命,他們並未有絲毫動容,想必那些文臣也無太大意見。
畢竟像鴻臚寺這種“九寺”內的官員不屬於大週中樞核心,他們手中的權力大多都遠低於朝中六部。
所以朝中這些文官為了不與仁治皇帝鬧的太僵,對於這部分的官員升遷,他們也都不願出面諫言。
只是寧國公在聽到趙士楨的這番話時,他有些不以為意的開口道。
“趙主簿,你方才所言,與這些域外蠻夷交流學習,是否有些太墜我大周名頭了?”
“何時不是這些域外蠻夷主動來我大周學習?”
“你此舉可有倒反天罡之嫌啊!”
趙士楨聽到這話,他剛準備開口反駁,就見武國公開口道。
“此言差矣,趙主簿所制之火器,不正是融合這些域外國家方才製成嗎?”
“由此可見,這些國家在火器一途上的研究,已不弱於我大周。”
“須知,這火藥可是我大周所創,可如今他們卻已迎頭趕上。”
“若我等短視,閉門造車,或有被這些域外諸國趕超之日。”
仁治皇帝聽到武國公的這句話時,他面色凝重的點頭道。
“武國公此言對極,廣東多份奏疏言明這些來自遠洋的國度非我大週週遭小國能比。”
“他們的戰船能夠渡過遠洋至此,其造船之技藝不容小覷。”
“且每番至我大周,所攜金銀之數巨大,說明其國內經濟不弱。”
“鴻臚寺中也曾有這些遠洋而來的國外詩人,雖每次翻譯都不盡人意,但也從側面表現其文化不弱。”
“如此有武,有商還有文的國度,實屬一勁敵矣。”
“為免各位卿家對這些遠洋國度有所輕視,朕認為不可再稱其為域外蠻夷,當稱其國名,或再予其一代稱。”
幾位國公爺聽到仁治皇帝的這番分析時,他們心中對這些遠洋國度的警惕再上一個臺階。
:()連中六元,滿朝文武皆為吾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