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大明還有第十七位皇帝 (第2/4頁)
邁克爾傑克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皇帝:朱由崧。
朱由崧(1607年—1646年),即南明弘光帝, 小字福八,福忠王朱常洵之子,明神宗朱翊鈞之孫。
崇禎十六年(1643年)襲封福王,思宗親擇宮中寶玉帶相賜。
崇禎十七年(1644年)三月,京師失守,思宗吊死煤山。朱由崧與潞王朱常淓逃至淮安, 被鳳陽總督馬士英等擁立於南京監國,繼承稱帝,建元弘光。
在位期間,奉行以鎮壓農民軍為主的反動政策,幻想與入關清軍議和。
又重用馬士英、阮大鋮,排斥史可法等,政局因此動盪。
弘光元年(1645年),清豫親王多鐸率軍南下,朱由崧在蕪湖被俘,次年,被殺於北京。
崇禎十七年(1644年)三月二十九日,淮安已經流傳京師陷落的訊息。
四月初一日,南京兵部尚書史可法召集各大臣釋出討賊勤王檄文,準備北伐李自成;鳳陽總督馬士英則押注福王朱由崧,派人引導朱由崧搭乘漕運巡撫路振飛之船快速南下,以備待機利用。
四月十四日,有兩個從皇宮逃出的太監到了南京,南京府部科道各官這才得知北京已陷,崇禎帝自縊的確切訊息,挑選新君成為當務之急。
崇禎帝的三個兒子都被李自成俘虜,其他近支藩王如惠、瑞、桂等王都遠在外地,皇位只能在避難淮安的福王朱由崧和潞王朱常淓中挑選。按親疏關係來說,福王是神宗之孫,支派最近,最佔優勢。
而潞王則是穆宗之孫、神宗之 侄,關係較為疏遠。
但多數大臣卻認為福王朱由崧品行惡劣,曾盜竊王印。況且幾十年前國本之爭記憶猶新,因此不願他繼位。
另一方面,南京也有堅持以立親為原則的意見。
都諫章正宸力主立福王,認為“若謂潞可越福,猶謂福可越光廟也,於國本安居!”
路振飛在答覆高傑、劉澤清等武將關於繼嗣的問題時亦強調:“議賢則亂,議親則一,現在唯有福王。”
馬士英亦不動聲色地展開擁立福王幕後活動,賄賂勳臣劉孔炤和武將劉澤清等,從而獲得內外兩方面的助力。
同時致書史可法、 呂大器等大臣說:“以序以賢,無如福王。”
史可法表示反對,馬士英暫時沒有反駁,還特遣私人向史可法傳話說:“立君以賢, 倫序不宜固泥。”
史可法信以為 真,隨即移書於馬士英“答以七不可之說”。
另一方面,馬士英部署江北四鎮黃得功、高傑、劉澤清、劉良佐等各率大軍,形成一支聲勢浩大的護駕隊伍,簇擁著乘路振飛之船的朱由崧到達儀真,陳師江北,向南京諸臣示威。
勳臣劉孔炤等則與主張擁立潞王的諸臣在南京展開了一場激烈的較量。
四月二十六日,張慎言、姜曰廣與南京戶部尚書高弘圖、 吏科給事中李沾、河南道御史郭維經及誠意伯劉孔炤、司禮太監韓贊周等齊集於朝內會議繼嗣問題。
擁福和擁潞兩派各執一詞,互不相讓,署禮、兵部印的呂大器進入會場,揭發福王有七不可,闡述其不可為君,力主立潞王,劉孔炤則怒形於色,與李沾、郭維經等破口大罵,從氣勢上壓倒擁潞諸臣。
在混亂中,韓贊周拿出劉孔炤等事先擬好的擁立福王的誓文,忙說:“快取筆來!”要求眾臣簽字。
很多官員迫於其氣勢,在誓文上簽名,並通告朝外,史可法也只好承認這個既成事實。
四月二十八日,朱由崧到達浦口,受到魏國公徐弘基等眾官員的恭迎。
翌日渡江,停泊燕子磯。四月三十日,聞訊福王到達的南京諸臣都前來叩見。
當時朱由崧穿著角巾葛衣,“舊枕敝裘,孑影空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