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昆明池閱兵 (第1/2頁)
源源不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轉眼間,貞觀四年進入了十二月,長安城乾冷的都沒有多少行人。
各地的刺史、都督等做為朝集使陸續進京述職,酒樓、茶樓、酒吧等地也成了這些老熟人聚會敘舊的好地方。
這天王遠在酒樓擺了一桌,為高士廉和尉遲恭接風洗塵。
赴宴的除了李二、長孫無忌、李靖、秦瓊、程知節、戴胄、魏徵等人外,與尉遲恭不和的杜如晦、房玄齡也來了。
當然他們也只是表面上不和而已,他們可都是跟隨李二從玄武門殺出來的,甚至當初李二下令讓尉遲恭殺了二人,但尉遲恭沒有動手,可以說他們都是過命的交情。
席間,王遠問李二:“陛下可知道一個叫玄奘的和尚?”
李二點頭說道:“聽說過此人。”
房房玄齡說道:“此人從小遊歷各地,拜訪明師,研習佛法,因為感到各師所說不一,各種經典也不盡相同,於是決定西行求法,以解迷惑。曾陳表朝廷奏請去西方求法,未被允准。貞觀三年朝廷因饑荒允許百姓自行求生,即從長安出發,如今已有一年多了。”
王遠笑道:“此人倒是有些毅力。陛下,微臣知道西方教派和種族林立,大多是一個種族或一個宗教就建立一個小國,不似我大唐有強大的文化基礎,外來種族進來,用不了幾年就會被中原文化給同化了,像倭國、高句麗、新羅等都在學我中原文化。”
“西方此時各個國家因文化和宗教信仰的衝突,都處在一種混亂時期,戰爭不斷,恐怕已經出現了幾個強大的國家。”
“陛下,可不能讓他們逐漸合併了,微臣擔心一旦有國家強盛了,就會來我大唐掠奪財富。”
李二皺眉道:“西方距我大唐路途遙遠,愛卿有些危言聳聽了。”
“陛下還記得微臣去年說的那幾座島嶼嗎?應該早做打算了,即使西方不打過來,那些島嶼也能作為我大唐遠洋的補給之處。”
李二自然是記得王遠說起過,開口問道:“你的意思是?”
“西方不是在打仗嗎?咱們可以向他們賣武器啊。你們看,咱們士兵如今已經開始逐漸更換火繩槍了,以前使用的橫刀、弓弩就可以賣給他們。”
程知節問道:“將來若是他們拿著咱們提供的武器來打咱們,該如何應對?”
王遠笑道:“到時咱們有火炮、火繩槍、手雷,還怕他們那些破弓爛刀??我大唐只要秉持著兵器淘汰一代,更換一代,製造一代,研發一代,始終領先別國兩代兵器的優勢,還怕他們來打我們嗎?”
李靖忽然意識到什麼,眼睛一亮,問道:“賢侄,你是說,軍器監已經在研發下一代兵器了?”
“不錯,火繩槍如果算第一代熱武器,第二代就是燧發槍。”
“燧發槍?”
“嗯,就是用燧石來點火擊發。”
李二喝了口酒,問道:“左輪手槍算是第幾代。”
王遠語氣一滯,說道:“這種小的兵器不算在內,若是硬加上的話,算是第四代吧。”
“也就是說,你完全可以做出第四代兵器?”
王遠想不到還是被李二給繞進去了,無奈點頭說道:“是的,陛下。關鍵還是缺原材料,所以微臣才提議向西方賣武器,除了讓他們以金銀交換外,最重要的是用銅、硝石、硫磺、石油交換,礦石、煤礦次之。”
“石油為何物?”
“就是石漆,也叫猛火油。這也是一種戰略物資,我大唐雖然儲量不低,但是咱們先用別處的,咱自己的留給後代用。”
對於王遠所說的戰略物資,這些人都深有體會,於是紛紛附議。
王遠吃了口菜,繼續說道:“據跟船遠洋的不良人傳回的訊息,西方一個叫穆罕默德的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