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新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橘丞,給我備上最好的柑橘!”
嚴道過去是銅山,表層礦脈挖空後,百年間漸漸凋敝,但本地還有一種馳名天下的特產,那就是橘子……
此地氣候得天獨厚,日照充沛,極適果樹生長,嚴道曾專設“橘官”,秋後將品相最好的柑橘貢奉給朝廷。後來,嚴道失業礦工們開闢荒坡種植柑橘,或者在房屋前圃後院遍種橘樹,秋天上繳以作歲賦。阿雲在邛崍山時,滿山的橙黃橘綠是年輕死士們最愛的水果。
據阿雲聽西軍的同行們提及,或許因帝師揚雄是蜀中人的緣故,皇帝應該是極喜巴蜀水果的,早在滅成之時,第五倫就讓隨軍的繡衣衛尋找苦橙、枸櫞——這也是兩種和柑橘很像的水果。
自己拉著兩輛牛車的柑橘入成都,或能討得他歡心?為了避免柑橘朽壞,阿雲特地令人連帶樹枝一起取下,又在上面蓋了厚厚一層橘葉保鮮。
走了三天三夜,靠近成都時,阿雲又忐忑起來,時值初秋,成都、廣都、郫、繁、江源、臨邛六縣金橙已經豐收在即,這種果子似桔而非,若柚而芳香,夏秋冬或華或實,大如禊桃,小如彈丸,味道頗為甜蜜。與之相比,嚴道的綠柑橘就帶點酸味,色相也不太好。這第五皇帝,他愛的是酸,還是甜呢?
“皇帝讓人尋找苦橙、枸櫞,苦橙為酸,而枸櫞則清淡而甜……”阿雲也無法把握。
他不知道,第五倫讓人找這倆玩意,是為了在蜀中設官方果園,令園丁將其雜交,人工種出另一種更酸的柑橘亞科成員:檸檬。野生檸檬古已有之,或是從蜀中產生流出,傳至世界,但在老家卻沒能開枝散葉,反而愈發難尋。
帶著緊張的心情,阿雲抵達成都,這才得知,皇帝夏天時東巡巴郡、江州,之後就改了主意,決定不折返成都,直接北上漢中,回長安去了。
阿雲撲了個空,心中頓時拔涼,柑橘雖然容易儲存,但這秋後大熱天,送到長安,也早都爛了!
他只能迅速收拾心情,將兩車柑橘,轉手獻給馬大將軍!
“聽聞大將軍好酸楚,阿雲特攜嚴道柑橘來此,請大將軍品嚐。”
阿雲這次沒搞錯,馬援確實愛吃酸。
早年馬文淵在塞外縱馬任俠,還畜養牛羊,大魚大肉吃多了,隨著年歲老去,馬援的腸胃漸漸不堪重負,年過五十後,他特別愛來點酸東西幫助消化。據說在軍中時,庖廚弄碗水引餅,大將軍都要下醋就蒜。
但這年頭蜀地食物偏甜,在招待阿雲的宴席上,馬援特地讓人上了一種馳名已久的甜醬:蜀枸醬。
此物是用蜀中常見的水果:鮮枸櫞為原料所制,洗淨切碎,同飴糖一起蒸熬,以枸櫞稀爛為度,再加點蜂蜜,調製成醬,能儲存很長時間。
“蜀人好甜,近世的帝師揚子云,古時的司馬相如,皆是如此。”
飯局過半,馬援卻滴酒未沾,只讓侍從下去,剩下他與阿雲,驃騎大將軍便以這小小枸醬為引,說起了正事。
馬援告訴阿雲,前漢孝武帝時,有一位漢使名叫唐蒙,他奉命去南越國,也就是如今的交州出使,在其國都番禺,居然吃到了蜀中特有的枸醬!
唐蒙大為驚訝,當時漢人以為,南越與蜀地山川阻隔,無法直接往來,而長沙國與豫章郡邊關,絕無蜀枸醬轉手南賣的記錄,南越人怎能搞到這種東西?
“然而南越人亦不知此乃蜀地產物,只說是從夜郎國運來。”
馬援看著阿雲:“雲偏將,汝說說,這是何緣由?”
阿雲雖然沒讀過史書,但也能猜到大概:“莫非從蜀地經牂牁夜郎,有條道路,直通交州?”
“然也。”馬援以手蘸水,在案几上畫了地圖:“交州西北蒼梧等地,有一條大江,牂牁江(南盤江),寬廣數里,枸醬便由此而來,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