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放山的規矩 (第2/2頁)
參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始下雨,早晨雖然雨停了,氣溫卻很低。許世彥換上破皮襖破皮褲,再披上雨衣。
皮襖皮褲,都是老李太太找了給他的,老李頭年輕的時候經常進山放山,如今歲數大了在山上看參,這些東西都留在家裡。
聽見許世彥說要進山,老李太太就把自家老頭子那一套傢什,全都劃拉出來給了許世彥。
剛下過雨,樹葉、草葉上都是晶瑩的雨滴,風一吹落下來,又是一場小雨了。
許世彥穿著皮襖皮褲,外罩雨衣,倒是也不怕,依舊手拿索撥棍,朝著另外的方向轉悠。
走了半頭午,忽地眼前一亮,前面一片綠葉中,一點紅色格外顯眼。
許世彥快步走過去來到近前,仔細打量,果然是小小的一朵參籽。
順著參籽往下看,紫黑色的莖稈上,長了四片掌狀複葉。
人參,根據生長年代不同,和不同年代的不同生物特徵,從小到大可以分成“三花兒”、“巴掌”、“二甲子”、“燈臺子”、“四匹葉”、“五匹葉”、“六匹葉”。
如果是園參,基本上六年的生長期可以長到五匹葉或者六匹葉。
但是山參生長週期特別長,每一個階段需要幾年或者幾十年,尤其是後幾個階段,長上百年才多出一個葉片也是可能的。
也就是說,見著人參了數葉片,葉片越多,山參可能就越大,越值錢。
一般五匹葉就能出大貨了,六匹葉保管有大傢伙。
四個葉片,也就是四匹葉,底下的人參不會很大。
進山開眼兒,遇見四匹葉,在很多人眼裡其實不吉利。
許世彥盯著那棵人參一會兒,才喊了聲,“棒槌。”
這叫喊山,傳說中人參都成精會跑,遇見人參了大喊一聲棒槌,那人參嚇得一哆嗦就定住了。
“幾品葉?”如果來的人多,其他人聽見了就會接著問,這叫接山。
“棒槌,拿不拿?”這是說人參的大小,然後詢問是否採挖。
四,與死同音,寓意不好,所以多數遇見四匹葉都不直接說,只說棒槌,對方也都明白。
“拿。”許世彥猶豫了下,還是決定採挖。
一個人,該走的程式也得走,於是自己把喊山接山的活都幹了。
決定要採挖這棵人參了,首先拿出一根拴著銅錢的紅繩,也就是棒槌鎖,鎖住棒槌。
將棒槌鎖的紅線繩纏繞在人參的秸稈上,兩頭的銅錢分別搭在已經插到地裡的索寶棍或者樹枝上,防止棒槌逃跑。
人參是植物,自然不會跑掉。
這麼做,主要是山高林密地形複雜,參、草混合難辨,不做好標記很容易找不見。
棒槌鎖用紅繩,在一片綠色中很顯眼,使人輕易就能鎖定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