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訓車 (第1/2頁)
向東向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汝之糟粕,我之精華。 有了牛萌這個能幹的徒弟,李衛東輕鬆許多,只用集中精力跟吉爾-150磨合了。 李衛東在學習駕駛技巧時,曾在圖書館翻道一篇名為《詳解蘇國卡車——吉斯-150》的文章。 作者是參與過十幾場戰役的蘇國運輸英雄。 副標題則是:【如果您學會駕駛吉爾150,那以後再也沒有什麼可怕或者難開的卡車。】 能讓一位蘇國老司機說出這樣的話,可見他對這種卡車充滿了矛盾的情緒。 在1956年的《在車輪上》雜誌上,刊登了蘇國裝甲車駕駛員伊格納特的專訪。 伊格納特認為他之所以能成為最出色的裝甲車駕駛員,就是因為在參軍前已經學會了駕駛吉爾-150。 那麼是否可以說,駕駛吉爾150的難度堪比見識裝甲車呢? 更何況李衛東駕駛的吉爾150是第一批次產的。 那時候蘇國剛經歷一場慘烈的戰爭,薄鋼板嚴重短缺,所以駕駛艙採用的是鋼木混合結構。 駕駛艙倒是其次,這年代的卡車出了嚴重事故,就算是金屬駕駛艙也保不住駕駛員的生命。 關鍵是李衛東沒開多久就聽到車底傳來“咔咔”的聲響。 這聲音很微小,如果不是他精力集中,壓根就無法注意到。 “咔持!”一腳踩死剎車。 慣性作用下,牛萌差點跟擋風玻璃來了一次親密接觸。 “怎麼了?” “長傳動軸可能出問題了。” “啥軸?” 雖一臉迷茫,牛萌還是在車底鋪好了油布。 李衛東鑽進車底,果然看到了傳動軸邊緣處陳年汙漬鬆動,已經處於半脫落狀態。 “扳手,錘子!” 牛萌跑到駕駛室從工具盒子裡,取出工具遞給李衛東,“師傅,咱們是不是把老張叔他們喊過來。” 這會一向迷糊的牛萌也想起來了,車隊裡卡車底部的長傳動軸也經常出問題。 那玩意已經超過司機的修理範圍了,只有對車輛研究更精深的專業修理工能解決。 有一次竹竿子開著車到東北送貨,撂倒半道里了,他走了十幾裡地才找到電話。 小鎮上連個能修拖拉機的人都沒有。 沒辦法,還是老白開著卡車,拉著修理工們花了三天時間趕到小鎮,才把卡車修好。 “不用了,我自己能搞定!” 車底傳來李衛東渾厚的聲音,然後是一陣“叮叮噹噹”。 半分鐘後,李衛東從車底爬出來,用沾滿油汙的雙手把扳手錘子遞給牛萌。 “修好了。” “這就修好了?”牛萌驀然瞪大眼睛,李衛東的操作已經超出了她的認知範圍。 “長半軸沒有完全脫落,只要用巧勁把它敲進去就可以了。如果是完全掉下來,那非得拆底盤不可。”李衛東解釋道。 好吧,這似乎沒那麼嚇人,牛萌對長半軸也不懂,只能默默點頭。 剛才心疼新手套,沒捨得戴,這會手上黏糊糊的。 李衛東見牛萌還愣在那裡,催促道:“好愣在那裡做什麼?趕緊給師傅打水啊,師傅要洗手。” “這是機油啊,不等別人看看,就這麼洗掉了?”牛萌一臉不可思議道。 機油是卡車司機的光榮,一般老司機都保留著。 在下班的時候特意展示給車間工人看,等回了家還要跟老婆孩子炫耀一遍,才心滿意足的用熱水洗掉。 虛榮,太虛榮了! 人怎麼能這樣虛榮呢? “我是那種虛榮的人嘛!算了,車上也沒熱水,也洗不乾淨,等回到車隊再洗掉吧!”李衛東搖搖頭道。 “...” 吉爾-150就是一個磨人的小妖精,隨時可能發脾氣,想要徹底征服她並不容易。 有了剛才的經驗教訓,李衛東更加小心了。 有了萬倍經驗系統,李衛東一路上不停的嘗試各種小動作,很快試探出了一整套如何讓它舒服的手法。 卡車舒服了,也就聽話了。 李衛東得心應手的操作,看得牛萌目瞪口呆。 車還能這樣開? ... 把卡車開到料場,李衛東就尋摸個背風的地方點上一根菸,跟排隊的司機侃大山。 牛萌則負責招呼裝貨。 雖然重貨都是起重機裝載的,輕一點的材料也由搬運工同志負責,還是需要人招呼的。 貨物擺放不整齊,受力不均的話,輕則車頭容易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