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 (第3/5頁)
賣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徵意義和號召力;沒有什麼比這面繡著綠孔雀的大旗更能喚起民眾為自由獨立而鬥爭的熱忱。
孔雀旗就是一把火炬,舉到哪裡,哪裡就燃起鬥爭的沖天大火。
孔雀旗就是一支巨槳,揮向哪,哪裡就捲起反英的洶湧波濤。
“趕走萬惡的英國人,緬甸獨立的時刻到了。”
“日軍是援助緬甸獨立的。”
緬甸百姓把獨立看得比生命重要,但他們太善良了。
打著孔雀旗的緬甸民族運動先驅分子,一路走,一路宣傳。所到之處,群情激奮。青年農民們紛紛放下鋤頭,拿起槍桿,加入獨立義勇軍的佇列。
離曼谷時,孔雀旗下一共只有30來人,越過泰緬邊境,增加到190人,而進入緬甸港口毛淡棉,已經擴充套件為一支擁有5000多人的滾滾洪流。
中國危機與緬甸危機(3)
鑑於緬甸局勢岌岌可危,鑑於英國殖民者頑固堅持退守印度的利己主義立場,蔣介石在重慶主持召開中、英、美軍事聯席會議,共同商量出兵緬甸的事宜。
中、英、美軍事聯席會議結束後,蔣介石接見中外記者並發表談話,透露了中國即將出兵緬甸的訊息。
第二天,蔣介石的談話被突出地刊登在《中央日報》及國內各大報的頭版位置上。
緬甸之戰立刻成為影響中國和亞洲局勢發展的新熱點。
中國出兵緬甸的訊息立刻震動了西方世界。
對中國人的驚人之舉,世界輿論反響不一。但英國政府敏感地做出反應。
在大英帝國的版圖上,緬甸只是一個無足輕重的印緬省,它在戰爭中的意義僅僅在於對印度構成一道外圍屏障。對艱苦抗戰的中國人來說,緬甸之役卻勢在必奪。緬甸是中國通往外部世界的唯一通道,它的存在直接關係到抗戰大後方的安危。可是問題的複雜性恰恰在於,英國人雖然自顧不暇,卻不願中國盟友插手緬甸事務。
英國人這種缺乏誠意的老牌殖民帝國的頑固態度註定使會談從一開始就罩上互相敵視的陰影。這正是蔣介石所擔心的,他這顆全中國惟一一顆最好使的光頭立即想到了對策。
幾天後,蔣介石在重慶黃山別墅會見並宴請英國客人。他滿臉微笑,身著戎裝,步出會廳歡迎貴賓到來。中國第一夫人宋美齡親自為丈夫充任外交翻譯。蔣介石顯然對即將開始的中英會談持樂觀態度,因為大敵當前,英國人到處吃敗仗,所以他指望從這個獨眼英國紳士那裡得到退回哄搶物資的確實保證,並就緬甸共同防務達成原則協議。
不料會談開始,英方代表韋維爾搶先宣讀了一份態度強硬的備忘錄。備忘錄要求中國方面將“圍集在仰光港的租借物資部分地轉入緬甸防務”,並規定中國軍隊入緬人數“不超過一個團”。
蔣介石捱了當頭一棒。第一輪會談陷入僵局。
客人一出門,蔣介石臉色立刻變得鐵青。宋美齡安慰道:“大令,同英國人打交道是不容易的,好在我的手裡還有一張美國牌。”
蔣介石終於恨恨咆哮:“娘希匹!這些洋人,都是帝國主義,沒有一個好東西。”
中英分歧引起白宮極大的不安。
羅斯福總統對英國人的短視和自私很惱火。中國人參戰不僅對亞洲戰局至關重要,對在歐洲焦頭爛額的盟國也很重要。只要拉著中國人在亞洲堅持抗戰,英美就可集中力量對付德國。不要忘了,人是戰爭最寶貴的資源,而中國有的是人。
羅斯福決心說服英國人放下殖民者的架子,同中國人共同抗戰。為了協調英中軍隊的關係,美國計劃派出一位將軍到中國任參謀長。
用美國的武器和物資武裝中國人,由亞洲人解決亞洲人的問題,美國和英國就可以全力去對付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