紂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長安城依舊很繁華,車水馬龍,人來人往,各種各樣的人川流不息。
現在的關中之地,才是當真的繁華之地,是整個大唐的命脈所在,也是精華所在。
畢竟這個時代天氣與後世是不一樣的。在這個時代為什麼吐蕃能夠繁華起來、能夠強大起來?
因為這個時代他們那裡還能種糧食,高原上能夠支撐人口大爆發。有了人口大爆發之後,他們才會迎來強大。否則哪來的強大?活都活不了。
這個時代,草原上綠草如茵,氣候溼潤,所以草原上的戰馬膘肥體壯,牛羊成群。
後世十分著名的大荒漠現在還是綠草如茵,不像大明朝放棄西域的時候一樣,現在還能夠走過去。雖然也要經過沙漠,但還是能走。
可是到了大明朝的時候,河西走廊都不行了。西北駐守的時候,一年有大半年的風沙,城池有很多時候被埋掉了。
所以說大唐這個時候氣候是很好的。在這麼好的氣候之下,自然要乾點好事情。
於是李承乾就帶著人出遊了,美其名曰踏春。
跟著他一起出遊的,還有妹妹高陽公主一家,也就是大名鼎鼎的房遺愛,後世赫赫有名的綠帽王。
可是對於這件事情,李承乾是不相信的。
關於高陽公主和和尚辯機的記載,最早出現在新唐書裡面;在舊唐書以及唐代的歷史資料裡面,根本就沒有這件事情。
而根據以前的史料,辯機和尚是唐代的高僧大德,曾經幫助過唐玄奘一起翻譯從印度帶回來的經書,甚至比高陽公主的年紀都要大上十幾歲。
從新唐書開始,這個故事就越來越被演化得成真事一樣了。
而新唐書成書於宋仁宗年間,中間經歷了唐末的混亂,後面又經歷了五代十國。宋代仁宗時候搞到的史料,李承乾不那麼相信。畢竟在唐代的史料上,這些事情是沒有記載的。
而到了永徽年間,許敬宗曾經寫了一本關於辯機的書,上面還稱讚他是大德高僧。
如果辯機和高陽公主確有其事的話,那麼絕對不會允許許敬宗寫這些東西。
至於李承乾和房遺愛造反被殺的事情,那就很簡單了。房遺愛和李承乾走得太近了,高陽公主也一樣。
而李治登基之後,排除異己的做法實在是太明顯了。無論是李恪也好,還是房遺愛等人也好,其實都是一個道理。說白了,就是政治上在剪除潛在的威脅而已,沒有其他的。
至於房遺愛等人造反,不管有沒有這些事情,李承乾都不是很在意。即便是有造反,那也無非就是最後一搏、求個活命的機會罷了。
但可惜沒有。無論李治怎麼掩飾,看結果就知道了,兄弟姐妹、亂七八糟的人在他在位的時候被弄死了多少?
無論李治裝得多麼無辜,是你長孫無忌下的手也好,誰下的手也好,結果都一樣。
他這個做皇帝的成功除掉了自己的政敵,成功的殺掉了潛在的威脅,並且把權力握到了自己的手裡面,然後成功幹掉了舅舅長孫無忌。不得不說,這是一個心機深沉的人。
而且在奪嫡當中,李承乾並不覺得李治有多麼的單純。
看起來人畜無害的晉王李治能夠成為最終的勝利者,絕對不是表現出來的仁孝那麼簡單。而且李治登基之後把自己塑造成那個樣子,也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情。
皇帝篡改歷史,根本就不是什麼稀奇的事情。
李世民也好、李治也好、武則天也好,全都這麼幹過。
比如那個非常有名的女武事情,就是武則天為了自己的正統在造勢,甚至太宗時期就有這種謠言了。
你看看,我是不是天命所歸?甚至把李君羨也套進去了,傳說中的五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