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太子和皇帝的對撞 (第1/2頁)
紂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聽了這話,李承乾直接躬身說道:“是,阿爺。
說完,李承乾直接躬著身子退了出去,很快便消失在了門口。
等到李承乾離開之後,張昭不知道從哪裡走了出來,將一杯茶水放到李世民的面前。
早就已經煮好的溫熱茶水裡,還飄著油花,還有兩塊薑片。
李世民滿意地端起茶杯喝了一口,一口薑茶下肚,整個肚子就暖了起來。
舒了一口氣,看了一眼張昭,李世民說道:“你覺得太子說的怎麼樣?”
張昭一愣。
陛下不是沒有問過他這樣的問題,不過每次他回答的都很小心翼翼。
因為陛下不是在徵詢他的意見,也不是讓他參與政事,只是隨便找個人聊聊。如果他說出了什麼不妥當的話,那離完蛋就不遠了。
張昭謙卑的說道:“這種軍國大事,哪裡能夠臧否?”
“你啊,越來越狡猾如狐。”李世民倒也沒說什麼,只是笑了笑,語氣頗為感慨的說道:“太子長大了,知道做事情開始繞彎子了。”
“看起來這個建議很簡單,在朝堂上也會引起一些爭議。有人會支援,有人會反對。可是那又怎麼樣呢?”
“誰敢保證一件事情所有人的想法都一樣呢?朝堂之上,不歷來都是爭爭吵吵的?哪一次他們能夠商量統一?”
“太子此策必然也會引起爭論。有人贊成,有人反對。可反對的人並不會太多,畢竟這是為大家要好處的事情。尤其是軍方那邊,必然不會有人反對,甚至還要承太子一個情。”
這個道理張昭明白。
這次如果拿到錢,軍方那邊肯定是大頭。
想都不用想,太子之策傳出去,軍方那邊肯定無數人翹首以盼。即便有人覺得不妥當或者反對的話,也不太敢明面說出來,不然就得罪了軍方很多人。
而且這是為軍方開了一條財路,以後說不定都可以這麼搞。在這樣的情況下,軍方的人就更不敢輕易的站出來反對了,也的確要承太子一個情。
可是張昭知道,這件事情遠沒有這麼簡單。
李世民看了他一眼,笑著說道:“好啊,長大了。”
事實上,李世民更能想的多一些。兒子這麼做還有另外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在對外說一下自個兒的主張。雖然不算對外強硬,但這種做法,開大唐從未有之先河。
成年的太子,年富力強的皇帝,終歸要碰撞一下嗎?
李世民眼中閃著精光,不知道在想什麼。
站在李世民身邊的張昭就更不敢開口了。
無論發生了什麼事情,這都不是他有資格說話的時候。稍有不慎,可就什麼都剩不下了。
出了太極宮的李承乾臉上沒什麼表情,翻身上了馬。
這一次說這些話,在李世民問出問題的一瞬間,李承乾就已經想到幾層了。
首先就是關於吐蕃的事情,自己一定不能夠讓吐蕃像原本的歷史上那樣壯大下去。文成公主入藏的事情,自己能阻止;就算阻止不了,也要儘量削弱和拖延。
這是第一層。
第二層,這是自己對外的政治宣言。前身從來沒有做過這種事情,這樣是不行的。作為一個太子,一定要有自己的主張。當然了,前提是不和李世民對著幹,不然下場不好。
第三層,就是李承乾對李世民的一個試探,看看李世民在對外政策上究竟秉承一個什麼樣的想法。
如果這一次的事情被直接否決掉,文成公主入藏的事情自己也就不用摻合了;如果這件事情能做成,那就代表還有希望。所以這是一個試探。
第四層,那就是在向外傳遞一個訊號,太子已經成年了,有了自己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