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結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奴大單于,伺機起事。劉宣派出親信呼延攸去鄴城,將復國計劃告之劉淵,劉淵因此更加歸心似箭。
這就是劉淵誆騙成都王,返回幷州的背景。
二、匈奴建國
為了達到歸國的目的,劉淵使出過不了少詭計,但都沒有得逞。直到王浚兵臨鄴城,成都王病急亂投醫,這才縱虎歸山。
劉淵所謂“二部摧東嬴,三部梟王浚”明顯是在扯虎皮,事實證明東嬴公好滅王浚難除,王浚的王牌利器就是鮮卑騎兵,漢化了的匈奴面對粗獷原始的鮮卑人在軍事上絲毫沒有優勢可言;不過劉淵也並非完全在說大話,當時匈奴的勢力也並不弱小。
按《晉書》記載,當時匈奴左部都尉有萬餘落,右部都尉有六千餘落,南部都尉有三千餘落,北部都尉有四千餘落,中部都尉有六千餘落,合計匈奴五部有三萬落。“落”是指小部落,匈奴五部總共有多少戶多少人已經不可考,即使按一落五戶、一戶五人計算,當時五部也有人口七十五萬人,按一戶出一個兵丁計算,五部可籌集匈奴軍隊十五萬人。
劉淵回到幷州,直接就去了昔日匈奴的王庭左國城,劉宣等人正式推舉他為大單于。劉淵招兵買馬,二旬之間,已籌集軍隊五萬人,都城設在離石。
等劉淵擁師數萬,整裝待發的時候,成都王已經頂不住攻勢逃之夭夭了。
劉淵手裡有了兵口氣就硬,他嘲笑成都王說:“司馬穎不用吾言,潰敗逃亡,真奴才也。不過既然有言在先,我不可見死不救。”
劉淵說是要實踐之前救鄴城諾言,當即命令右於陸王劉景、左獨鹿王劉延年等人率領步騎二萬,做出討伐鮮卑的樣子。大軍集合完畢卻沒有出發,因為劉淵在等人勸他收兵。
果然,這時劉宣等人就站出來了,他勸劉淵要分清敵我。劉宣說:“晉人無道,以對待奴隸的方式奴役我們族人,此前曾有右賢王劉猛壓抑不住心中的怒火試圖反抗,當年晉朝綱紀還沒有鬆弛,所以右賢王事敗身死。如今司馬氏父子兄弟自相魚肉,這表明老天爺已經拋棄了晉人,而將天命授予我族人。
“單于你是有德之人,連晉人也折服於你的風采,你應當領導我們復興邦族,恢復當年呼韓邪單于的偉業。鮮卑、烏桓兩族可以成為我們的盟友,我們怎麼做抗拒盟友而拯救仇敵的傻事?
“如今老天示意我族代替司馬氏,這是不可違背的天命。違背天命會有不祥,拂逆眾心肯定難以濟事,天予不取反受其咎;單于你不要再猶豫了。”
劉宣這番說辭很有意思,因為沒有一句是合乎事實的。
首先所謂分清敵我純粹是胡扯,鮮卑與匈奴結下的仇怨一點也不淺,如今在漠北匈奴故土上縱橫馳騁的就是鮮卑人。匈奴強盛的時候沒少欺負鮮卑,如今鮮卑兵強馬壯了,也並沒有給匈奴好臉色看。劉宣的真心話不好意思說出口,其實就是鮮卑人太強大,惹不起,漢人內亂有機可乘,我們還是打漢人好了。
其次,劉宣在向劉淵呈說天命,而“天下有德者居之”這一套是中原士人的思維方式,劉宣的匈奴祖先可不信奉這個。尤其滑稽的是,劉宣呈說天命的結果竟然是“復呼韓邪之業”,需知當年呼韓邪單于並沒有天命所歸,他始終只是漢朝皇帝的北部藩臣而已,所以劉宣的話是有矛盾的,如果匈奴只是想“復呼韓邪之業”,他們就應該離開繁華富庶的中原,揮師北上去打鮮卑,奪回祖先的土地,而不是向南進發,與漢人為難。
由此可知,劉宣他們並不是要恢復匈奴故國,而是打算在漢人的土地上建立一個新的政權,甚至取代司馬氏成為天下人的共主。
如果他們是純粹的匈奴人,則根本不用顧忌“受天明命”那一套,天子兵強馬壯者為之;如果他們是漢人,也可以學習陳勝登高一呼,王侯將相寧有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