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 (第2/5頁)
這就是結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子了。
此事堪稱奇聞,當時賈皇后已經四十有二,別說在晉朝,即使時光飛逝一千七百年到了現代,也絕對是個高齡產婦,生產需冒極大風險,竟然順利產子。痴皇帝司馬衷十三歲與賈皇后結婚,二十八年如一日,折騰到四十一歲,經歷了四次沉重的打擊(生出來的都是女兒)仍不氣餒,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終於搗鼓出一個兒子,皇帝皇后這份鍥而不捨的精神也很令人感動。
國增皇胤這種大喜事,作為臣子當然要去向皇帝、皇后道賀,可進了宮見到了小皇子,群臣再次大吃一驚。因為出現在他們面前不是一個嗷嗷待哺的嬰兒,而是一個垂髫小童。眾人面面相覷,這是怎麼回事?
賈皇后解釋說,這小皇子早就有了,一直藏在大內沒與大家見面。
這又是一個奇聞,那麼,是什麼原因促使皇后把小皇子藏匿起來呢?
賈皇后繼續解釋,這個說起來不好意思,當年先帝大行不久,陛下哀痛過度,本宮前去撫慰,情不自禁,化悲痛為力量……細節就不描述了,這個孩兒是“諒暗”時期所生,所以此前不便公開。
所謂“諒暗”,是指皇帝服喪期間。這個詞出自《禮札·喪禮》,裡面舉例說“高宗諒暗,三年不言”,即是說嗣君要為先帝服喪三年,後世簡化成服“心喪”三年,所謂“心喪”就是指除去喪服,生活照舊,在心裡深切悼念,就如居喪一樣。
既然是服“心喪”,心情應該是沉痛的,“心喪”期間居然有心思搞出個兒子出來,可見惠帝一點都不悲痛,不孝。這事傳出去會損害惠帝的聲譽,因為這個不得已的苦衷,多年來賈皇后一直將兒子秘養在後宮,但是如今瞞不下去了,只好拋開惠帝的臉面,將小皇子公開——按賈皇后的解釋,此事的前因後果就是如此。
如果賈皇后所言屬實,那麼她在元康年間的一系列行為就讓人難以理解了。
武帝駕崩是在太熙元年(公元290年)三月,喪期說是三年,實際是二十七個月,也就是到元康二年六月滿(公元292年),就算這孩子恰好是元康二年六月出生,那麼到了元康九年(299年),他也已經有七八歲了。
在近乎十年的時間裡,賈皇后一直在心急火燎地找太醫求秘方,導致坊間流言四起,目的就是生一個皇子。如果那時皇子已經存在,這樣百般辛苦是為何呢?因為,即使賈皇后再生兒子,新生兒也不再是嫡長子,嫡長子早已養在深宮了。
因此賈皇后的解釋很難令人相信,《晉書》上就說,這個孩子根本不是賈皇后所生,而是她妹妹賈午的兒子,姓韓,叫韓慰祖。
《資治通鑑》上既沒說大家信,也沒說大家不信,卻寫了一句看似與此事無關的話,“於是朝野鹹知賈后有害太子之意”。《晉書·賈后傳》裡進一步點明瞭賈皇后的動機,她領養這個孩子並把他推向前臺,目的在於“謀廢太子,以所養代立”。
一句話,賈皇后與太子這一幅母子相殘的長卷鋪展了九年,終於要圖窮匕見了。
隨後,賈皇后又明裡暗裡做了兩件事。明裡做的一件,是將遠在壽春的鎮東大將軍淮南王司馬允招到洛陽來,以防他作亂;暗裡做的一件,就是派人四處宣揚太子司馬遹的種種劣跡,為將來的廢黜太子製造輿論。
這場長達九年的鬥智鬥勇,賈皇后看似佔盡上風,實則是個失敗者。她忍了九年,一方面等著親生兒子出生,另一方面就是在等太子沉不住氣露出破綻,進而光明正大的廢立嗣君。
結果呢?一無所獲。賈皇后年過四旬,生育已近乎絕望,太子還是好整以暇,小過天天有大錯絕不犯。本來已經心浮氣躁的賈皇后,再經賈謐一撥撩,就無法控制的失去了理智。
失去理智後的賈皇后大出昏招,她推出這個七八歲的小孩來冒充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