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9 論一方付出,多方受益的迴圈是如何打造的 (第3/9頁)
一桶布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免費提供裝置,還要送貨上門,並派工程師上門安裝除錯,就為換來一堆空口許諾的大餅?
簡直像極了他給公司全體銷售人員開會時描述未來的樣子!
不過竇少濤到是記住了郵件落款處那個敢於提出這種要臉要求的人名。
兩個字,寧孑,且很難忘記。
因為第一時間竇少濤其實沒反應過來那個“孑”字應該怎麼讀的。
華夏有許多漢字有種奇怪的屬性,也真不算是生僻字,就是單獨出現時,往往讓人反應不過來,但如果跟著詞語一起出現,又馬上會念了。
比如看到“菅”字很茫然,但看到“草菅人命”就能脫口而出。
竇少濤就是這樣,因為當看到名字中的“孑”字腦子卡住時,恰好電腦螢幕下方暫停了的qq音樂歌詞中正好也有這個字“豈料拭去了無痕,惟有孑然一身,從過往處獨斟”。
是的,當看到“孑然一身”這個詞時,他便記住了這個名字,而且印象深刻。
次日晚上,正好有個飯局,竇少濤便直接在這個飯局上當笑話把這事跟席間幾個有業務往來的朋友說了。誰想到桌上一位好友聽到寧孑跟燕北體大這兩個關鍵字,立刻拿出了手機,在瀏覽器上搜尋了寧孑、燕北體大兩個關鍵詞,然後把手機遞給了竇少濤。017年正是移動網際網路開始展露頭角的時代,智慧手機已經開始漸漸取代許多電腦的功能,在4g網路的加持下,很快竇少濤便在手機上看到了關於寧孑新聞。
在發表了ns方程,三月又在三月論壇上掛出了湍流演算法之後,本就讓寧孑火得一塌糊塗。
可想而知這麼一搜尋蹦出來了多少內容。
什麼院士邀請,什麼執意體大,什麼菲爾茲獎,什麼華夏天才海外大學大門敞開,什麼未來院士,什麼萬億美元的藍海市場……
真的,看到這些資訊的那一刻竇少濤整個人都懵了。
他當時差點就想給自己一耳光,看到這個名字的時候怎麼就不記得隨手在電腦上搜一下這個名字。
如果早知道是這麼牛逼的人物,別說借一臺裝置做個試驗了,就算是送一臺去也無所謂啊。
當然,前提是要進行真人認證。
於是酒也沒心思繼續喝了,草草結束飯局之後竇少濤便直奔辦公室。
好在那封郵件還在郵箱的垃圾箱裡,恢復了郵件第一時間,竇少濤便照著郵件裡的電話號碼打了過去,跟寧孑聊了幾句,然後加了微信,又核實了對面的確就算網路上那個寧孑。
於是當晚竇少濤便直接打了一封加急報告,第二天派了工程師赴京,並直接從公司在京城旁邊衛星城的倉庫裡直接調了一臺本來被預定了的裝置,直接發到了燕北體大。
竇少濤到也不是完全被那封郵件裡畫的那些大餅迷惑住了。
這次合作在公司看來單純就是一次投資。
現在的寧孑還只是個學生,天知道以後會成長什麼樣。這個時候先賣個好,算是有了香火情,以後求上門去的時候自然好說話。
然而誰想到事情似乎變得有些奇怪了。
這兩天銷售部接了好幾通電話,點名要訂購給寧孑送去的那款鐳射發射裝置,不過都是些第三世界國家的老客戶。但今天的情況不太一樣了。
美國費米實驗室也發郵件來詢價了。要知道夏銳現在甚至在美國根本沒有銷售點。
其實之前是有的,但後來直接撤銷了。
到不是說美國人不愛華夏貨,主要是公司這些b端產品在效能上的確沒有競爭力,並不是那些不缺錢的美國公司的首選,很難開啟市場不說,各類營銷費用還高,甚至還惹上過一次官司。
綜合考慮之後,集團終究還是認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