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擺爛的朱祁鎮,草原風起 (第1/2頁)
寒夜吳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葉宗留叛亂的餘波很快過去,大明正統十三年之後,朝廷再度迴歸了平靜。
當然,天災依然在不斷地出現,好在在此時正值全盛的大明時期,不會有什麼問題。
不過,這些年,朝堂上也出現了一些人事變動。
早在正統十一年之時,楊溥便已經去世,永樂朝的三楊徹底落幕。
內閣次輔李賢順位成為首輔,馬愉則成為了內閣的次輔。
朱祁鎮的另外兩個老師也修成正果,王直擔任吏部右侍郎,嚴敬休成為了戶部的左侍郎,全都一躍成為了朝廷的高層人物。
內廷,金英被任命為司禮監掌印太監。這是一個較為賢良的宦官,他甚至曾經因為自身的忠誠與處事的認真,得到了宣德皇帝賞賜的免死詔,極盡恩寵。
在內閣與內廷的通力合作之下,政務處理極其高效,大明朝頂著頻發的天災,創造了一個還算不錯的天下,雖然不如曾經的仁宣,也比不上嚴鏗在內閣期間人稱的“正統之治”,但也已經不錯。
穩定的政治格局,形成了。
不過,在這期間,也發生了一個小插曲。
在之前朱祁鎮還小的時候,為了幫助小皇帝應對朝會,於是每天要提前選擇八件事進內廷,再在第二天說出。
現在朱祁鎮長大了,然而這個制度卻沒有被廢除,只不過從原本的八件事,變成了全部。
於是,朝會便從原本的,大臣上奏事情,群臣討論,皇帝最終決定,變成了這個樣子——
大臣走出來:xxxxx。
朱祁鎮背誦昨天晚上做出的決定,時不時瞄一眼小抄。
解答完畢,臣子退下,下一個。
其他的大臣也不說話,反正這些東西都是內閣與皇帝共同商討好的,說不定司禮監章都蓋好了,他們插手也沒用。
跟演戲一樣。
主要是朝會是延續了幾百上千年的制度,實在不好廢除,哪怕是做樣子,都要把草臺班子搭起來。之前嚴鏗明知道小皇帝無法處理政務也一定要堅持召開,就是這個原因。
正統十五年,朱祁鎮終於受不了了,我一大早爬起來和你們裝樣子,這算啥啊!
勞資他麼每天四點多爬起來,五點鐘準時跟你們演戲,這算啥?
擺爛了。
不過他也知道,不能明著說,廢除早朝。
於是,當某一天大臣們來到午門時,他們得到了宦官的通知:
“陛下龍體不適,諸位請回吧,今天不上朝。”
第二天也是這樣。
持續幾天之後,變成了“陛下龍體有恙”,然後是“陛下臥床不起”。
這下子整得大臣們都有些人心惶惶——皇太子還小(三歲),大哥您別這個時候嗝屁啊!
有人聽說朱祁鎮在病重之際還讓內閣送去公文,感動地熱淚盈眶,還上書讓皇帝休養身體,誇讚皇帝心懷天下。
然後這一病,就病了足足一年。
朱祁鎮“臥床不起”整整一年,病既不繼續嚴重,也不治好,就這麼吊著,每天朝廷公文該批覆批覆。
這下子傻子都知道是怎麼回事了。
不過他們其實也樂得如此——
畢竟你四點多起床,我們三點多就必須到午門外候著,北京城這麼大,幾十歲的人一兩點就起床我們容易嘛!
以前也就罷了,畢竟真的在議事,多少也能發言參與,現在呢?換個地方站著睡覺?
所以除了幾個言官站出來叭叭了兩句,大多數臣子也就預設了這件事。
不過完全不上朝,那也不行,要真的像某位皇帝一樣死宅在後宮裡,官員們從上任到退休都見不到一面,那這天下多少也要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