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四面圍堵,叛賊伏誅 (第1/2頁)
寒夜吳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由於嚴鏗的新政,所以沙縣並沒有出現原本歷史上的官紳勾結,百姓安居樂業,鄧茂七也因此一直沒有起兵反明,反倒成了大明朝的忠臣。
嚴峻得知了真相之後,立刻意識到——這是一個良才。
他當即命人將時任當地二十四都總甲的鄧茂七召來。
鄧茂七長得粗粗壯壯,留著絡腮鬍,看上去就是一副不好惹的樣子,然而他那雙眼睛裡,卻閃爍著智慧的光。
面對嚴峻這樣的大人物,他竟然絲毫不露怯,大大方方地叩首問安,禮節不缺,卻又進退有度,嚴峻一見,心下就已經有幾分滿意。
一番對答,嚴峻便在心裡確認,這是一個可塑之才。
對於葉宗留的叛軍,他的評價是這樣的:
“不過是一群烏合之眾罷了!他們因為對朝廷懲罰的恐懼、對財物的貪婪而聚合在一起,但是這樣的會合極不穩定,只要朝廷放鬆對他們的禁令,那這些人隨時都有可能瓦解,他們根本沒有血戰到底的心思!”
“賊酋葉宗留,更是鼠目寸光之輩,他既沒有攻州佔府,又沒有竊據險要之地,竟然去攻擊銀礦,在朝廷調軍平叛的情況下,他竟然帶著叛軍在挖礦,這樣的人能有什麼作為?”
“首領都這樣了,手下的部隊更不會有軍心與戰心!他們之所以能夠苟活至今,不過是朝廷眾將推諉,再加上四處流竄難以追上而已。”
“平叛大軍一到,四下一堵,就是甕中捉鱉!”
他的看法和嚴峻一模一樣,甚至在某些地方還要更加深刻,這令嚴峻很是驚喜,當即便決定將他收入麾下。
事實也確實如鄧茂七所說,葉宗留的部隊有著很大的弊端。在原本歷史上,相比於浩浩蕩蕩的剷平王鄧茂七起義,葉宗留實在拉胯很多。
鄧茂七全盛時期,可是幾乎全據福建、佔領小半個江西,而葉宗留始終是流寇,兩人說是呼應互為援助,實際上根本不在一個檔次。
好在這個時空,嚴鏗引起的蝴蝶效應,讓這個調動四省之兵,甚至驚動北京、引得五萬京營南下才終於平息的巨寇消弭於無形。
嚴峻自然是不知道,自己的父親竟然還在無意之間幫了自己這麼大的忙,他已經按照自己的想法行動了起來。
他首先對眾將便是一頓臭罵:
“官軍數萬,竟然奈何不得區區千餘賊眾,以致三年之間,葉逆聚兵數萬,攻城佔縣,還是在大明如此腹心之地,本公看你們就是一群酒囊飯袋!”
“本公來之前,陛下就曾經多次埋怨過你們的無能,要不是本公力勸,你們早就已經革職下獄甚至人頭落地!”
一番厲聲的呵斥,讓諸多將領戰戰兢兢,低頭垂目之後,他才放緩了語氣,說道:
“接下來你們隨同本公作戰,戴罪立功,只要之後奮勇作戰,之前的事情本公既往不咎,還會為你們向朝廷請賞。”
“接下來,務必盡全力!”
眾將領轟然應諾,他們的眼中閃爍著火光,相比於之前只要把葉宗留趕出自己駐地就完事的思想,現在他們成了一根弦上的螞蚱,態度是徹底地變了。
嚴峻滿意地點了點頭,開始部署起了自己的戰略。
和鄧茂七說的一樣,對付流寇,就是一個字,“圍”!
後世來去如風、甚至在高樓寨割下僧格林沁人頭的捻軍,就是敗在了清軍的圍困之下,可見此招對於流寇有奇效。
四面張網,防其流動,隨後大軍壓境!
各將紛紛領命。
一張巨大的網已經向還滯留在政和縣享受的叛軍撲了過去。
大量的明軍匯聚到了叛軍所在建寧府的四周,把守住要害,等待著嚴峻的命令。
而葉宗留卻對此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