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修改朝會制度 (第2/2頁)
寒夜吳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用印。
而小皇帝每天的工作除了上朝,便是跟隨嚴鏗學習。
就是嚴鏗有點遭罪,既要處理政務,又要同時兼顧小皇帝的學業。
按照道理講,其實現在身為朝廷重臣,他已經沒必要如此親力親為了,他完全可以把教皇帝的任務交給那幾個侍讀來負責。
但是嚴鏗想要把小朱祁鎮陪養成自己心目中的樣子,就如同後世的張居正一樣,他們想要讓小皇帝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成長,希望他能夠成為一代聖主明君。
這就需要自己親自教導。
……
就這樣,朱祁鎮開始了自己的親政。
但是沒兩天,嚴鏗就發現了問題。
按照大明朝的規矩,皇帝是要上早朝,與各位臣子們一起商討事務的。
但是,正統元年的時候,朱祁鎮才九歲而已。
你指望九歲的小娃娃處理什麼朝政?
第一次上朝的時候,由於考慮不周,便出現了這樣的情況:
宮人宣佈上朝之後,眾臣們站在隊伍裡面面相覷,哪怕是真的有要緊的事情,可是看著坐在皇位上那個小娃娃,卻是實在拿不出來。
這麼個小孩子,沒人覺得他能夠處理這些大事。
就這樣乾瞪眼了幾分鐘,才終於有人站出來試探著奏事。
果不其然,皇位上的朱祁鎮滿臉的懵逼,他根本聽不懂這個官員在說什麼。
他下意識地將求助的目光投向了站在臣子們首位的嚴鏗。
嚴鏗見狀也只好站出來說道:
“今日陛下有恙,先行退朝,所有事務,延後再議。”
總算還是結束了這一次尷尬的朝會。
太皇太后張氏聽聞了這件事,當即便把嚴鏗召入內廷商議。
“要不讓陳國公替朕處理朝政,主持早朝?”
年幼的朱祁鎮站在一旁,用稚嫩的聲音弱弱地說道,在他的心裡,教導自己的老師自然是十分值得信任的。
然而,張氏與嚴鏗聽到這句話之後,竟然異口同聲地說道:
“不行!”
自古以來,一直都是皇帝主持早朝,這也是權力的一種象徵,臣子們向高高在上的皇帝上奏事務,而皇帝聽取群臣意見最後一錘定音,表現著皇帝至高無上的地位。
伱讓一個臣子主持早朝,這算什麼?
就連嚴鏗自己也不會同意的,槍打出頭鳥,要是他真的這麼做了,怕不是要被諸臣口誅筆伐,他可還沒有達到權傾朝野的地步。
兩人很快把少年朱祁鎮這個極其不成熟的想法給拋在了腦後。
嚴鏗思索了一下,倒是想出來了一個法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