紂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一點是有壁畫和確鑿的史料記載,無論是李淵還是李世民,那都彈得一手好琵琶。李承乾也從小耳濡目染,對樂理非常精熟。
只不過大唐時代的琵琶和後世還不一樣。後世的琵琶抱在懷裡面彈;大唐的是斜著彈,掛在腰上類似於吉他的那種彈法。
當然了,咱們關中這個地方怎麼能夠少得了嗩吶呢?
千年琵琶、萬年箏,嗩吶一響全劇終。
沒有嗩吶的樂隊,不是完整的樂隊。當然了,嗩吶其實早就已經傳過來了,只不過並不是後世的樣子。
公元3世紀,嗩吶由波斯、阿拉伯一帶傳入中國。
西晉時期,新疆拜城克孜爾石窟第38窟中的伎樂壁畫已有吹奏嗩吶形象。
大唐是一個相容幷包的朝代,大唐的百姓對於新事物的接受能力那不是一般的強,尤其喜歡胡人傳過來的各種各樣的髮飾。
雖然大唐瞧不上胡人,但是喜歡他們的東西。只不過拿來了之後就是我的了,樂器上也一樣。
琵琶、大鼓、嗩吶、古箏等等,李承乾要組一支樂隊,排演的曲目自然就是唐代的宮廷大樂《將軍令》。
提前把《將軍令》弄出來,目的當然只有一個——拍李世民的馬屁。
對於一個編了《秦王破陣樂》的人來說,他有這方面的需求。一來需要名留青史,二來需要彰顯武功。
自己的父親有需求,自己這個做兒子怎麼能滿足一下呢?
李承乾都想好了,這個將軍令的名字就改成《天策將軍令》。
誰讓李世民是天策將軍,這個名字正合適。
反正李承乾現在打定了主意,自己所做的一切事情圍繞的宗旨就是孝順,所做的一切事情圍繞的目標就是李世民。
這種思想被李承乾稱為兩個一切。
這馬屁拍得那叫一個無跡可尋。只不過聽到這個名字之後,誰都知道李承乾要幹什麼。不過知道歸知道,你也只能是稱讚太子孝順、皇帝仁厚,你還能說什麼呢?
你難道敢說皇帝愛慕虛榮、太子喜歡拍馬屁?
你說一個試試。
在這件事情上,沒有人敢叫囂試試,如果人敢叫囂,李世民就會讓他試試自己家的刀快不快。
李承乾甚至都想過寫一本《隋唐英雄傳》來吹捧一下一些人,比如瓦崗寨的那些兄弟啊。當然了,主要吹捧的是李世民,天命之子。
只不過就是不知道這本書寫出來之後會不會被封禁,不過想想應該不太可能。
歷代漢家王朝對這方面的事情都沒那麼在意,民間編排皇家的事情也不是一天兩天了。
尤其是唐朝,皇宮裡面那堆破事基本傳得天下都知道了也不是那麼在意。
實在是不行的話就先別寫書了,反正印刷賣都很麻煩,先說書吧。
不說其他的,咱們先來上一段《秦瓊贊》:“馬踏黃河兩岸,
鐧打三州六府。
雙槍大將,神拳太保。”
不管其他,先吹一波。想到這件事情,李承乾覺得可以搞一搞。回頭就盤個地方,開這麼個場子。
一來賺點錢花;二來作為宣傳利器,效果肯定很好;三來吹捧一下那些老傢伙們。
我身為太子這麼吹捧你們,你們好意思對我下一手?
況且那些老傢伙們打定主意不參與皇家的這些破事,所以自己吹捧他們,只能算是討好。
回頭真遇到事情的時候,他們只要不踩一腳,那就是幫了大忙了。支援不支援的不重要,不暗中使壞就很好。
這一點李承乾覺得可以試一試,同時這也是表示親近的一種方法,讓他們可以明白自己登基之後不會冷落他們,甚至會重用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