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3章 統治高原的手段! (第1/2頁)
一頭大鯊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以慶修的想法,那些險山惡水的刁民之所以難以控制,其根本原因還是因為他們沒有耕地,只能居無定所的放牧。
在吐蕃這片土地上,雖然放牧是佔據了歷史主旋律。
可他們和中原接觸後,學到了耕作的技術,都第一時間儘可能開墾土地往農牧方向靠攏。
農耕的產出實在是比放牧穩定太多,但凡是有條件的都去開墾土地。
反而是那些沒能力獲取土地的,只能在邊緣地帶放牧勉強維持生計。
但事實上,吐蕃的肥沃耕地足夠多,至少維持高原上幾百萬人口的生計不成問題。
之所以之前有大部分的人得不到耕地,還不是因為本教和各路貴族的壟斷。
以慶修的看法,乾脆直接把吐蕃人都動員起來,讓他們重新獲得耕地分配,並且把能開墾的土地全都開墾出來。
“只要這些土地都能發掘出來,足夠讓吐蕃人過上富庶日子,甚至有足夠多的兵力能夠維持我們在第一地帶的兵力。”
“而且他們只要能有足夠可以維持生計的口糧,就必然會心向大唐,那時便不必擔憂他們叛亂。”
慶修的策略安排確實是目前看上去最佳的辦法。
更重要的是,這一套策略並不需要大唐本土對其輸出任何物資。
而且這也正符合李二的想法,誰不願意一本萬利的控制一大片區域?
他當場拍板,同意慶修這套方案。
“朕馬上就從工部裡面調集擅長耕作的農戶,讓他們去吐蕃幫助當地開墾農田!”
此刻李二頓時意識到 ,慶修講科考改革的好處。
否則他在必須需要這些專業技術人才時,召集他們得花費不少力氣和時間。
現在直接去工部裡找,省時又省力,還十分方便。
慶修仔細一想 ,又提議道:“陛下,另外還有一事,吐蕃人擅長放牧,養馬也十分有一套,可以從他們當中挑選擅長養馬者,充入工部,當做是人才儲備。”
“好,你這個提議好!”
李二當場拍板答應,果然還是慶國公想的周到。
此事結束後,二人又多閒談了一些有關於其他方面的政務。
王玄策在一旁聽的確實是有些尷尬,他連一句話都插不上,只能一直聽他們議論。
王玄策渾身不自在,可他又不能提前告退,只能硬著頭皮聽他們二人討論,並且時不時還想找機會插話。
“對了,今年朕又把棉花的耕地規模擴大了兩成 ,下一季冬天應當棉布的價格還能再降。”李二突然想起此事,順口和慶修提了一下。
慶修當然全盤同意,不過他仍然沒忘記提醒李二,棉花對外的傾銷價格不可降低。
此物是用來提高大唐人民的生活水平的 ,賣到國外當然不能價格太過低廉。
他還指望著靠此物不斷收割國外的黃金和白銀,當然得維持住奢侈品的地位。
唯一讓慶修痛心的是,此時的中原無法產出胡椒,否則這東西讓他利用好了,就能更進一步榨乾外國的財產。
“棉布?”
王玄策聽聞此言不禁低聲嘀咕一句:“好像吐蕃那邊,氣候太過嚴寒,十分需要此物。”
王玄策這麼一說,倒是馬上讓一旁的李二醒悟過來了,“王愛卿說的極是!”
吐蕃那邊氣候嚴寒的緊,也確實是需要這種東西來禦寒。
如果能給他們大量送去棉布,也能讓當地的吐蕃人對朝廷更加愛戴。
可李二剛有這想法,一旁的慶修卻馬上開口道:“如此萬萬不可!”
“為何?”
李二有些詫異。
慶修一本正經道:“棉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