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情遛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為何是王允,這就很耐人尋味了,一個不懂帶兵的人,卻當上了河北方面軍的一把手。
明眼人一看就不合理,但確實就出現了。
打仗的事情,不是阿貓阿狗就能上的。
在黃巾軍初期,王允就被安排到豫州當刺史,結果是,王允徵辟了尚爽、孔融等大儒為官,一年來,並沒有幹成什麼大事。
王允非常崇拜衛青、霍去病等名將,因此在執掌豫州刺史後,就上書建立一支衛隊。
命令是下來了,耗資半年,終於打造出一支一萬人的郡兵,整齊了軍械和糧草,想大刀闊斧的幹一手。
初期定的小目標,先肅清周邊郡縣的黃巾軍,開始還真以多打少,有些斬獲。
好景不長,沒多久就遇到了張白騎和於氏銀劫掠的聯軍,一波被打得戰損過半,還好王允的親衛死命救助,才讓他得以逃脫。
王允打仗深受孔融的影響,要堂堂正正地正面戰鬥,卻不曾想人家和你玩賴的。
之後,王允再也不提出兵剿滅的黃巾。
不過前段時間,王允接到袁世書信,極力誇讚他,之前王允戰報,主要是因為黃巾眾多,且其手下沒有能征善戰的文官武將輔佐,非他之過矣。
又向王允透露,聖山因盧植師徒戰功太重,有意換將,詢問王允血氣是否尚湧,是否願意出任北伐漢軍統帥,如果有意,袁氏定然定力相助。
一波話語下來,王允一下子被勾起了心思。
於是當晚洋洋灑灑寫了一封萬言的請戰信,送往雒陽。
袁氏看著王允上船了,就開始讓門生故吏,在朝堂上,向劉宏鼓吹,甚至搬出了玄幻之言。
劉宏知道這些人肯定有目的,但是他也有自己的想法。
自己的大限也就這幾年了,他需要佈局。
劉宏比較喜愛聰明伶俐的次子協,而何皇后和大將軍何進則力推長子劉辯。
劉辯是和皇后所生,年少時寄養在一個姓史的道人家裡,舉止輕浮,沒有國君之相,不為劉宏所喜。
次子劉協王美人所生,從小被董太后所養,舉止合宜,深受劉宏青睞。
要說再過十幾年,劉宏好生布局,那麼有望扶劉協上位,但是現在時間不等人。
幾年後,自己駕崩,若是劉辯繼位,年少的劉辯,根本無法掌控朝堂,那麼何皇后貴為太后,且有何進這個外卿大將軍,可想而知是什麼後果。
因此,他需要一個人,頂住何皇后和何進的壓力,幫助劉協順利繼位。
盧植為人正直,可堪大任,士頌機敏圓滑,能文能武,能力不差,所以,這師徒兩人,就成了劉宏親自定下來的佐臣。
所以,劉宏換下兩人,就是要打磨兩人,等將來的時機到了,直接啟用。
所以,劉宏才同意這個荒唐的提議。
袁氏父子,本來只是想著,既然黃巾主力已經沒了,黃巾現在如同一盤散沙,此時入場,風險低,收益大,袁氏兩兄弟將來想混朝堂,也需要足夠的履歷來背書,所以袁槐等人才不遺餘力地先推出王允,再推出袁氏兄弟。
兩兄弟眼高於頂,手下文臣武將很多。有了典軍司馬的官職後,可以堂而皇之的開赴,吸納人才為其所用。
他們看不起那些骯髒的黃巾軍,一群泥腿子,能有什麼出自。
話又說回來,士頌和盧植在廣宗停滯下來,士頌目前還沒搞清楚是什麼狀況,只能到雒陽後,再行打探和分析,見機行事。
有人來接班也好,自己已經離開雒陽一年多,非常想念蔡文姬。
在這段時間,士頌算是輕鬆下來,不用再考慮後面的行軍規劃,這些事情,交給後面接手的人。
不過,對於手下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