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卿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前一世,掙脫了老朱家統治的安南之地,就是他的一塊心病。
這一世,朱瞻元翻遍了史書,他終於找到了實在的法子。
西周之時,華夏不過大河一域之地。分封八百諸侯,最終,在始皇帝混元統一之時,整個中原的土地,已經有天下九州。
可謂是開拓疆土幾十倍有餘。
當然,這功勞不是某一人,而是西周封建諸侯,一步一步化夷為夏,幾百年下來的成果。
不光是二弟分封的鄭南郡王。
便是三弟分封的黎東郡王,那一塊地方,前朝之時,也是羈絆統治。其上的土人太多,空得一個大琉球府的名頭。
弘文帝朱瞻元的心思,那就是寧可把王位給了弟弟們,也要實在的讓老朱家統治了那地方。而不是讓當地的土司頭人,就是供奉一個名頭。
再則蘇祿國不提。
那是南洋小國。有獻土之心。雖然,那地方確實離中原太遠,不過,據朱瞻元從二舅舅那兒得到的訊息。那地方土地卻是不錯,特別是因為氣候炎熱,若是種地的話,那一年三熟,都叫一個常事兒。
這等好地,為何便宜了土人?
還不如由得三個弟弟分封治之,移了中原的貧困百姓去居之。
要知道。
中原大地上,百姓缺耕種的土地啊。
特別是這三個地方,鄭南、蘇祿,都能一年三熟。就是黎東,那也是一年兩熟的地方。
比起北方的冬天之冷。
南邊的土地就是暖和如春。
&ldo;皇兄,歷代以來,皆是防了藩鎮之禍。前畫之鑑,後世之師……&rdo;朱瞻利勸了一話。這一位黎東郡王,倒真是皇兄考慮的。
畢竟,要知道他們的皇祖父永和帝,可就是藩鎮起家,最後橫掃天下的。
&ldo;咱們親兄弟說話。&rdo;弘文帝朱瞻元笑著,說道:&ldo;我也不瞞什麼,就說實在的。&rdo;
&ldo;我準備,把你們三個分封去南邊。至於中原的叔叔伯伯,還有族弟族侄的,也會慢慢的移封到草原上去,又或者也移封去南邊。&rdo;
弘文帝說到這兒時,手指在輿圖上一劃,又道:&ldo;中原腹心,整個天下九州,我不準備分封了藩王了。往後,也不會再有皇家分封的藩王。&rdo;
&ldo;藩王,全部去開拓,如西周之時一樣,去跟土人、夷人、蠻人、胡人搶了疆土。&rdo;弘文帝的意思,很明白了。
藩王能造反?
那得有人口,有基礎。
而天下富庶的地方,就是中原的九州之地。其它的地方,目前是一片蠻荒。
&ldo;至於將來……&rdo;
&ldo;若是蒼海桑田,荒地之地的皇家宗室們,能把貧瘠之地,經營的富庶繁華。那麼,那是天命如斯。&rdo;弘文帝的目光,似乎看得更遠。
這位帝王非常鎮定的說道:&ldo;若如此,也是好事。至少,皇家有強力的宗室存在,朱氏的社稷會更加的穩固。&rdo;
&ldo;不管強枝弱杆,還是弱枝強杆,只要祖宗基業在,我等就是無愧於先輩流血,打拼下來的江山社稷。&rdo;
弘文帝意思很明白了。
若他的後輩中,他的子孫裡,佔著天下九州的子孫,坐著帝位,佔了天下大義,還統治不好社稷江山。
只能說,這是沒天命啊。
若如此,哪怕是被分封的朱氏子孫奪了帝王又如何?
肉在爛鍋裡,還是自家的。
更何況,朱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