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會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已經練習了無數遍,回想起樊導培訓時的叮嚀,她成竹在胸,小心挪動採火棒的位置,調整角度,不斷給自己鼓勵。
此時坐在直播間的東方燕則顯得有些平靜。1982年出生的他已經64歲,已經過了退休的年齡。頭髮花白而稀鬆,也許是因為平時喜歡跑步、爬山的緣故,身材消瘦但狀態不錯,而且兩眼炯炯有神。他專注於賽會火炬傳遞數十年,而從第一次被電視臺做直播嘉賓算起,也有20多年了。
2046年臺北亞運會,是中國多年之後再次舉辦亞運會,也可能是自己參加的最後一屆亞運會。星火成炬,薪火相傳,就如火炬接力一樣,自己的這一棒即將到了終點,需要交接給下一棒。他曾經在多個現場見證過聖火採集的動人時刻,遇到陽光充足,採火棒被瞬間點燃的情況,也遇到過時間稍長而被迫主動啟用電子點火裝置點火的情況。之前他已經向觀眾分享過往屆聖火採集的情況,聖火成功採集的時長,短則數秒,長則兩分鐘都有。面對主持人和觀眾的擔憂,他微笑著說,“主持人,觀眾朋友們,大家不要著急,今天天氣晴朗,陽光充足,而且有國人的支援和祝福,今天的採集一定成功”。
而在境外某處,在眾多螢幕環繞下,十多人圍坐在一張辦公桌前,大多數是膚色不同的外國人,也有三四個亞洲面孔,而且年齡偏大。他們仔細盯著牆上的大螢幕,螢幕上正播放著聖火採集的畫面。他們一邊看一邊對著一名亞洲面孔的人質疑道,“賴皮寮,你們的機會到底怎麼安排的,怎麼沒有一點點動靜呢?”。
“上校,您稍等,我們之前派出去的人在證件方面出了問題,他現在的證件只能進入場地,沒有進入核心區的許可權,目前還未進入到場地內。他正在想辦法。”
“賴皮寮,這可是千載難逢的絕好機會,一旦成功了,不僅世界轟動,打擊中國人的形象和自信,對於亞運會的成功舉辦產生質疑,更能讓國際奧委會對於中國人舉辦2048年奧運會產生疑慮,更能你不僅功成名就,幫助你實現你的理想。我們都是在幫你,幫你們這些被迫離開自己家園的可憐人。”
“上校,您放心,我們心存感激,一直都在努力。我們一定不會讓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的爆炸事件重演,而是要讓他們感受到我們的力量和憤怒。”,說話間,被稱作賴皮寮的人激動地舉起了右手錶達著自己的憤怒。
“上校,您看,那個人,那就是我們的人”,眾人隨著賴皮寮的聲音和手指向大屏望過去,此時的大屏上人頭攢動,密密麻麻的的觀眾、志願者、安保、媒體和其他工作人員。
“賴皮寮,你說的是那個人?”,上校有點不滿,大聲質問。
賴皮寮連忙拿起一支鐳射筆,指向了螢幕中的一個人,穿著清潔工的服裝,脖子上掛著一個活動的證件,正踮起腳尖向遠處的儀式舞臺張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