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秦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當時劉玉海看過一篇文章,說計生政策的,他記得人家的核心觀點是,國家每年投入各級計生政策的開支,如果用來辦女子學校,不但會減少出生人口,而且還能提高人口素質。據統計,受過本科及以上教育的女性,生育率是18,隨著受教育程度的降低,生育率越來越高。就是說,如果多辦女子學校,讓女孩子免費接受教育,幾十年後,生育率自然就降下來了,還能收到更好的社會效果。當然了,一旦一項政策開始執行,他會靠著慣性運轉,除非國家有重大政策調整,不然不會自動停止。
當時鄉里的另一項工作就是收農業稅。作為幾千年來中國農民頭上的皇糧國稅,農業稅其實並不多,每人25元,但是和農業稅一起收的,還有鄉統籌村提留,這幾項加在一起,每人有一百四十多元。
每年五月過後,鄉里就要開大會安排這項工作,然後,鄉幹部全部下鄉搞徵收。村裡則在村委會擺一張桌子收錢,每戶應該交多少錢,村裡會計都有底數,鎮財政所提前算好都給他們發下去了。一般在安排後兩三天內,各村都能收到70左右。這之後,就比較難收了,因為剩下的要不沒錢,要不就不計劃交。這個時候,鎮政府就要按照片區,每個單位包一個區,分片突擊。
這年夏天,劉玉海所在的綜合辦包了中部片區,正好五個村,辦公室主任讓他們每人包一個村。然後吃住在村,完成收稅任務。
劉玉海分包了鶴林村,這是一個小山村,一共180多戶,七百多人。到劉玉海他們下鄉突擊的時候,村裡還有21戶沒有交。於是,劉玉海按照名單,就開始逐戶走訪,瞭解情況,催收稅款。在瞭解了各戶的具體情況後,他和村幹部商量對策。對真正沒有錢交的那四戶,降低標準,能交多少交多少,首先確保每人25元的農業稅必須交。對有錢不交的那八戶,要讓派出所來逮人,形成高壓態勢,逼迫其儘快交清,對於屬於家庭困難,但並非徹底交不起的那幾戶,每個村幹部包一戶,各個擊破,確保都能交清。
然後他們每天晚上開碰頭會,彙報各自進展情況。晚上,劉玉海就住在村委會,在村支書家吃飯。經過他們的多日攻堅,不管是政策攻心還是輪番恐嚇,剩餘的那幾戶陸陸續續交了,一週以後,剩餘六戶沒交。辦公室主任通知他可以撤了,這些沒交的,先記上賬,待明年收取時一併再收。
在劉玉海印象中,全鎮33個行政村沒有一個村能全部收齊的,收到最後,每個村都要有那麼戶交不了,要麼是真沒有錢,家徒四壁,無錢可交,要麼就是比較窮,又和村幹部或者有的鄉幹部沾親帶故,沒法硬收,所以他扛到最後,也就不交了。最典型的是東部一個山區村,由於村子自然條件太惡劣,不好娶媳婦,導致近親結婚或者換親較多,結果村裡殘疾人就很多,每年收農業稅,這個村往往還收不到一半。
這就是鄉鎮政府每年的主要工作,當然了,也還有其他很多日常工作。比如建管辦,日常就是服務外出搞建築的建築公司辦理各種手續,然後收取稅費;比如民政所,日常工作就是登記結婚、優撫、救災等工作;比如土地所,就是審批農村房基地,拆除違建,搞村莊規劃等;比如農技站,負責農業技術推廣,農業結構調整等工作;此外,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也在鄉鎮有分管人員,不過是非主要工作罷了。
劉玉海在綜合辦,平時也不是多忙,鎮裡有什麼中心工作,重點工作,或者亮點工作了,就寫個工作資訊,然後報縣電視臺(需要配以影像資料,鎮裡有一臺攝像機)、廣播電臺,還有縣委辦、政府辦等,讓縣裡知道石山鎮工作情況。當然了,縣裡的縣級以上領導來檢查工作,那是必須要報道的,這就是劉玉海的日常工作。
當然了,辦公室各人既有分工又有合作,除了起草檔案,撰寫領導講話等文字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