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 (第2/4頁)
莫再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說,他並未質疑始終“贊成思想革命”的自己。
“不討好的思想革命”,所指尚且限於“此時此地”;待到寫《教訓之無用》444一文,援引了藹理斯和斯賓塞的話,前者說:“一個人如聽人家說他做了一本‘道德的’書,他既不必無端的高興,或者被說他的書是‘不道德的’,也無須無端的頹喪。這兩個形容詞的意義都是很有限制的。在群眾的堅固的大多數之進行上面,無論是甲種的書或乙種的書都不能留下什麼重大的影響。”後者說:“在宣傳了愛之宗教將近二千年之後,憎之宗教還是很佔勢力;歐洲住著二萬萬的外道,假裝著基督教徒,如有人願望他們照著他們的教旨行事,反要被他們所辱罵。”據此,周氏將“思想革命”之“不討好”視為一條歷史規律,求諸古今中外,無有例外:“希臘有過梭格拉底,印度有過釋迦,中國有過孔老,他們都被尊為聖人,但是在現今的本國人民中間他們可以說是等於‘不曾有過’。我想這原是當然的,正不必代為無謂地悼嘆。這些偉人倘若真是不曾存在,我們現今當不知怎麼的更是寂寞,但是如今既有言行流傳,足供有藝術趣味的人的欣賞,那就儘夠好了。至於期望他們教訓的實現,有如枕邊摸索好夢,不免近於痴人,難怪要被罵了。”
話說至此,顯然希望徹底放棄此前曾經堅持,然而已經動搖的啟蒙主義立場;從這個意義上講,此文堪稱周作人思想程序上的一座界碑。如其所說:“我自己承認是範縝的神滅論者,相信人只有形體,沒有精神可以離形體而獨存,至於上帝與神更是不在話下了。可是儘管如此相信,卻有時也要表現出教徒那種熱心,或者以為宗教雖是虛妄,但在某種時地也是有用,有時也還要這樣的想,大概到了一九二四年的春天,發表了那篇‘教訓的無效’之後,才從這種迷妄裡覺醒過來吧。”445然而“教訓之無用”畢竟只是周作人此後思想的一端——雖然可能是最主要的一端;他仍不時以教訓者的面目出現,而且期待著這些教訓能夠得以實現。這是周作人自相矛盾之處;他自己不但不掩蓋,甚至有意張顯這一點——顯然他更願意做個豐富的人,複雜的人。
周作人傳 第五章 一九二三(2)
周作人提出“教訓之無用”,並不單單因為對於受眾失望,也與他愈發崇尚寬容精神有關,——他的人道主義、個人主義和自由主義思想,就以寬容為核心融為一體。此前不久寫的《中國戲劇的三條路》446有云:“我們平常不承認什麼正宗或統一,但是無形中總不免還有這樣思想。……將來無論社會怎樣變更,現出最理想的世界,其時一切均可以平等而各人的趣味決不會平等,一切均可以自由而各人的性情決不能自由;有這個不幸(或者是幸)的事實在那裡,藝術的統一終於不可期,到底只好跳出烏托邦的夢境,回到現實來做自己的一部分的工作。”也就是說,“教訓之無用”,於被動的一方是拒絕接受,於主動的一方則是無意強求,——否則豈不成了以自己“性情”的“自由”去獲取他人“趣味”的“平等”了麼。不僅拒絕別人統一自己的思想,也不應該以自己的思想去統一別人。然而周作人既不否認思想的價值——這一價值在於思想本身,而無所謂是否付諸實施——也不排除它仍有可能為少數人所理解,所以才說:“對於世間‘不道德的’文人,我們同聖人一樣的尊敬他,他的‘教訓’在群眾中也是沒有人聽的,雖然有人對他投石,或袖著他的書,——但是我們不妨聽他說自己的故事。”447 這裡說的是自己之於別人,他當然也希望別人這樣對待自己。此即《〈自己的園地〉自序》所說:“我還在尋求——這是生人的弱點——想象的友人,能夠理解庸人之心的讀者。”總而言之,無論作為“言者”還是“聽者”,周作人都有意從群眾之中脫身出來。
“教訓之無用”可以說是負面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