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餃子 (第1/2頁)
長安清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曲靖說想吃餃子了,唐小綸說乾脆自己在家裡包餃子,吃著暢快。曲靖想吃但不會包,那多麻煩,不是說了嘛,人家我不會包啊!你還說。好討厭啊你,取笑人家。 沒事,這有啥大不了的,有我呢,唐小綸樂呵呵的說,有我在你想吃啥我給你做。我的女人就要貌美如花,我負責賺錢養家,咱倆夫唱婦隨多好。 滾,尼瑪的,誰是女人,誰是你老婆了,你他媽的欠揍。趕緊給老孃包餃子去。這小姑娘一會一個變,唐小綸哭笑不得。 做之前先給你講個關於陝西人吃餃子的故事吧,暫且稱之為故事。 全國各地都有吃餃子的習慣。冬至吃餃子,也有準女婿上門吃餃子的習俗,各地有各地更多的吃餃子習俗,當然咱們陝西的將就就更多了。西安人也是很喜歡吃餃子的喔。 人們常說:“十里鄉俗九不同”。在陝西省渭南市合陽縣縣南,金水溝西岸,個別村莊有結婚送餃子的習俗。至於這種習俗始於何時無從知曉,只聽當地的一些老年人說:“我們小時候記得就是這樣的。” 村裡誰家張羅著給兒子結婚,本村本巷的鄉親也同樣高興,認為這是大夥的喜事,村裡的喜事。過事前三天,眾鄉親提前尋思著要給主家送兩碗餃子以示祝賀! 餃子在縣域內叫法各異:縣南一帶人叫“煮餃”,縣北叫“排排”,縣城及周邊叫“餃子”。還有的叫“煮饃”雖然叫法不同,但手工製作的方法基本一致。早些年,農村生活水平普遍較低,人們認為餃子是麵食中的一種“細飯”,也是農村日常飲食中的奢侈品。家裡來了貴客包頓餃子,“管先生飯”包頓餃子,逢年過節包頓餃子,凡此種種,餃子能代表一個家庭對他人的敬意和重視,也最能代表對古老傳統節日的紀念之意。 適逢誰家有婚娶喜事,鄉親們根據季節情況,精心拌製成薺薺菜、韭菜豆腐、韭菜雞蛋、白蘿蔔、蓮藕等餡料,包成“元寶”形餃子,在鍋裡煮熟,舀兩碗調好,再放些炒好的蔥花臊子,撒些韭菜花,倒一勺油潑辣子,將兩大碗熱騰騰,香噴噴,紅油油的餃子放到洋瓷盤子裡,快步送到主家。 主家接到鄉親送來的餃子,急忙伸出雙手迎接,臉上笑開了花,高興得合不攏嘴!隨即拉著姐妹們的手,參觀自己給兒子佈置的新房,準備的禮物,添置的新婚物品。當聽到不絕於耳的讚美聲,女主人掩飾不住臉上的笑容,幸福感、自豪感油然而生。待鄉親臨離家時,女主人不忘抓一把喜糖、花生之類放到洋瓷盤裡,再三表示感謝。民間講究餃子碗回去不能空,充分顯示了禮尚往來的淳樸民風。 結婚送餃子,寓意團聚祥和,象徵著家庭凝聚力和親密感;結婚送餃子,寓意“交子”,代表早生貴子,預示著新婚生活幸福美滿;結婚送餃子,也是對其家族誠摯的祝福和美好的期望。有的鄉親將餃子送到主家,即興說些吉利話,給本來就熱鬧的場面增加了喜慶色彩。來者張口娓娓道來:“吃上兩碗大餃子,來年生個胖小子。”“餃子形狀似元寶,來年收入少不了。”“滾燙餃子快入口,恭賀添人又添口。”結婚之日,近親的嫂子嬸嬸們還要叫新女婿、新媳婦吃餃子。詢問一對新人餃子生不生,意思其實是熟不熟,新人一般回答生,代表早生貴子,借吃餃子“討口彩”,取諧音圖個吉祥之意! 農村人常年勞動生產,相互接觸頻繁,低頭不見抬頭見。人們之間會因一些陳芝麻爛穀子的雜事鬧得不愉快,有的常年遇到當面不搭話,甚至抽抽趔趔,指桑罵槐。有的鄉親藉此機會,給主家送去兩碗餃子,表示心意,表示歉意,表示悔過。兩家人從此不計前嫌,握手言和,重歸於好。村裡人常說:“兩碗餃子能解開心裡疙瘩,能解除百年恩怨!” 隨著新形勢的不斷發展和變化,村裡人給兒子結婚,鄉親們給主家贈送的物品也隨之多樣化。但送餃子這一習俗沒有過時,且經久不息,一如既往,傳承至今。 結婚送餃子,雖然只是一種民間習俗,其間蘊含著濃郁的婚俗文化,承載著人與人之間深厚的情誼,已形成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