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或許野戰反攻沒把握,守城保住泰西封卻絕對綽綽有餘。帕提亞人是遊牧文明,他們最強的鐵甲騎兵和鐵甲駱駝兵又沒法攻擊城牆。
楊修抵達的時候,面對的就是帕提亞人表面上處於攻勢、但實際上對堅城束手無策的窘境。
同時,看似帕提亞在區域性戰場上兵力更多,實際上此刻卻輪到帕提亞人比羅馬人有更多內患尚未肅清——
帕提亞王阿爾達班五世之前集結了全部鐵甲騎兵和鐵甲駱駝來跟羅馬死磕,他是放棄了對他親弟弟的平叛作戰抽身來的。所以這一年裡,他弟弟在後方波斯腹地又死灰復燃了,隨時有可能集結起更多的軍隊來反叛他。
同時,波斯高原上當地的波斯族人部族酋長們,也把帕提亞人視為「希臘化的外來統治者」,覺得帕提亞的核心領土應該在兩河流域,既然兩河都丟了,波斯人也不想再以帕提亞帝國的一部分的姿態存在,他們想謀求波斯人自己建國。
所以波斯蠻王阿爾達希爾,現在也在勾結帕提亞王阿爾達班五世的弟弟,想渾水摸魚——而且這個阿爾達希爾還很有實力,因為歷史上六年之後,就是他最終殺了阿爾達班五世、滅了帕提亞帝國。阿爾達希爾本人就是後來的阿爾達希爾一世,薩珊王朝的開國君主。
現在整個中東就是亂成了一鍋粥,
帕提亞末代國王阿爾達班五世,看似捏著一支全場最強大的野戰騎兵、有兩萬多鐵騎和駱駝,卻四顧茫然,其他方面極度虛弱、隱患重重。
想收手又怕丟臉,怕威望掃地後立刻各方立刻看穿他的虛弱、從而引爆反噬。
楊修的到來,也就恰好投其所好了。
……
這天,大約是入冬後不久,218年10月底,波斯高原上已經下起了大雪,把草原都覆蓋了,凍死了相當一批牲畜。
好在阿爾達班五世的鐵甲騎兵遠徵在外、駐紮在泰西封城外。那是兩河流域,比高原地區溫暖一些,戰馬還能找到點草料吃,雖然也都是幹黃的枯草。
一大早,他最信任的廷臣之一、也是他的表妹夫跋帝,突然神色緊張地進了御帳,給他帶來了一條斥候回報的軍情。
跋帝是一個生於敘利亞的希臘血統貴族,娶了阿爾達班五世的遠房表妹滿艷。
跋帝和滿艷所生的兒子摩尼今年才四歲,也就是原本歷史上後來改良了波斯地區傳統瑣羅亞斯德教、創造出摩尼教的那個人。
此刻,跋帝開門見山奏道:「陛下,昨晚有後方北海(裡海)呼羅珊部的信使來報,說是有一支數千人規模的騎兵部隊進入國境,日行百餘裡。
他們自稱是漢朝國史,聽聞我國與羅馬人近年來連續資助對方內部的叛徒,故而前來調停、希望拜會陛下、勸說各方罷兵言和,並且盟誓承諾以後都不再支援對方內部叛匪。
內附呼羅珊部不敢阻攔,只好先派人快馬請示陛下,當如何處置?若是再不攔截,以漢使的行進速度,最多五六日後就可以抵達泰西封軍前了。」
從裡海南岸的土庫曼和伊朗交界處、要抵達兩河流域後世伊拉克的巴格達地區,五天當然是走不到的。
但因為呼羅珊人派出斥候報訊時、這些斥候本身趕到泰西封都花了好多天了。
所以這裡說的「再有五天」,只是指楊修的行進速度比帕提亞人的「六百里加急」再慢五天,是時間差而非絕對時間。
阿爾達班聞報,第一反應自然是擔心自己的軍事安全:「漢人怎敢帶兵深入我帕提亞國境?使團需要帶數千騎兵麼?可知道這些騎兵戰力、裝備如何?」
他自己傾國之力才兩萬多鐵騎,剩下都是輕騎。這也算是這個時代最強遊牧騎兵強國的底蘊了。
要是漢人的單兵戰鬥力也不弱的話,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