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終的作戰部署是這樣的:潘鳳本人帶了一千多人,作為疑兵在灅水南岸已經被張舉廢棄的叛軍大營裡駐紮,並且穿上叛軍的衣服,在河南岸逡巡機動、假裝張舉還沒突圍的樣子。
這齣戲,當然是演給不小心摸到河邊探路的素利部斥候看的。
早已廢棄的大營裡,也重新堆了無數的箱子、草垛、用布幔蓋起來,目的就是要讓隔著河遠遠瞭望的人,隱約覺得營中還有很多物資,讓貪財的鮮卑人流口水,堅定他們硬沖救援的決心。
然後,麴義部留在河的北岸,假裝成原本張飛部人馬的樣子、似乎朝北一面的防備很空虛。而關羽的水軍,依然留在河中,假裝跟潘鳳扮演的張舉部對峙,也把後背露給北岸來的鮮卑救兵。
至於潘鳳手下的張郃部騎兵,乃至麴義本部的騎兵,放在先登營兩翼,找相對有樹林、青紗帳的地形藏起來,不要讓素利太遠就發現。
這樣一番佈置,加上鮮卑人情報不足、也不知道張舉已經走了,當然是結結實實踩進坑,把原本可以發揮鮮卑人機動性優勢的戰鬥,打成了一場跟漢軍攻堅的陣地戰。
參戰的一共有劉備部三千餘人、麴義部七千人、潘鳳部五千人,總兵力達一萬五,還是預先埋了三面的口袋陣等素利上門。
而且除了正面戰場外,前廣陽都尉焦觸和漁陽都尉張南,也還有三千多弱旅在素利的來路沿途部署。這些部隊雖然不能參加正面硬扛的血戰,卻也能在素利敗退後,一路上打打順風仗鼓譟追殺。
這樣的佈局,終於是讓鮮卑素利部也大敗虧輸,折損了半數遊騎後倉皇逃竄,徹底放棄了接應張舉的妄想。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