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蘇樓沒辦法,權衡再三,憋出了一些醜聞。
李素假裝是真的很在乎這些醜聞、軍事機密,一一記下,表示如果到時候烏桓人履約那就當沒發生過,如果不履約就透露出去。
但實際上李素當然只是把這作為一個備胎,另有妙用罷了,明面上的用途都是說給蘇樓聽的,能打聽到最好,打聽不到也無所謂,當真你就歇菜了。
不過烏桓人當然會當真。
拷問完之後,李素又提出一個要求:「那麼,我們就來聊聊財物吧——你家大人許諾的是三成,我就算現在開價要五成,相信你也沒有許可權答應,最後還得回去請示。
不如這樣吧,我派人跟你一起回去看看,為防你通風報信,你的從人暫時都要扣押在我這兒,確保你和我派去的護送之人、同時抵達張純大營。我的人要親眼驗看你們掠奪到了多少財物,免得你們交付的時候再做假帳、少分錢。」
蘇樓沒想到李素要求得這麼細,但仔細一想,又覺得李素非常有誠意,也很合理。
你說給我三成財物,那三成是多少呢?如果不趕緊查封歸檔一次,到事後具體數字還不是你隨口說?
「這……如此說來,李別駕是答應了?」蘇樓沒想到幸福降臨得這麼快,李素居然直接跳到查帳環節了。
唉,都怪胡人劫掠者沒有做帳的思維,自己都沒算過到底劫掠了多少。否則直接給李素報個數、比如給你一億錢還是兩億錢,這事兒不就結了麼!哪用再跑那麼多趟!
還是漢人帳目清晰啊!
李素敲打道:「答應不答應不好說,得看到那三成財物究竟有多少了。如果數目可觀,我自然會上報使君定奪。」
「那就去看看吧。」蘇樓立刻答應。
很快,李素就叫來了劉備身邊一個保鏢親兵、至今依然只是烏桓突騎隊率的劉頓,低聲吩咐:
「一會兒我寫個查驗清單給你,到了之後,把掠奪到了多少財物規模統統記下。數量其實並不關鍵,主要是查明有沒有什麼標誌性的值錢寶物、看到了之後還要儘量不動聲色問明是在哪一戰中劫掠來的。敵人如果刁難,你就往『談判需要先核驗清楚財物價值』上推,做好了,回來就升你做曲軍侯。」
「屬下明白!」劉頓早年不識字,這半年來因為覺得前途有望,也略略多學習了百來個生字。而且他身為烏桓族,小時候對搶劫財物這種事情也比較熟悉,去查贓算是專業對口。
劉頓就帶著二十個騎兵跟蘇樓回去了,裝模作樣拜見了烏延部的烏延大人(蘇樓沒敢說自己直接受命於張舉,也怕漢人牴觸)
烏延又背地裡偷偷請示了張舉,張舉也覺得漢軍的要求挺合理的,就讓他們清點造冊財物的大致規模、品類。
兩個時辰後,劉頓帶隊回來,一份粗略的帳冊就到了李素手上。
蘇樓還想討要回信,李素把臉一板:「如此大事,我一個別駕如何做得了主?我當然要把這份財物清單上報使君、由使君親自定奪了,你們先回去吧,五天後來討迴音。」
蘇樓被李素的打官腔折騰得沒脾氣,只好先回去了。
蘇樓走後,李素立刻喊來兩個心腹文書:「來,把這份清單裡那些知名的寶物全部摘抄出來,然後想辦法去冀州散播謠言,就說張舉如今只剩……三四千騎兵殘兵,被我們堵在灅水河口北上不得。
以至於張舉已經兵窮力竭、想獻出全部在渤海掠奪到的財物買路。為了增加可信度,你們要說得有鼻子有眼一些,比如這個南皮第一大戶崔家的純金博山爐、那個先帝在河間王潛邸的三尺龍紋玉盤,凡是被搶到的著名寶物,都要指名道姓說出來。然後,就把這個謠言往河間、南皮的冀州官軍駐地散播。」
李素相信,冀州刺史賈琮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