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A·T馬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對於國家海上力量的成長產生有利或不利影響的主要因素的一般性討論,至此就可告一段落。其目的在於,首先要考慮在他們的自然傾向中存在著的有利或不利的因素,隨後透過特定的事例與過去的經驗加以闡釋。這種討論儘管無疑包含著一個較為寬泛的領域,然而卻主要位居於戰略的範圍以內,明顯有別於戰術。它們當中所包含的考慮與原則屬於事物無法改變的安排,其因果關係雖歷經滄桑卻始終未變。事實是,他們屬於大自然的安排,今天,其穩定性隨處可聞。而戰術作為人類的工具,運用的是人類製造的武器,並隨著人類歷經新陳代謝的世代進步而變化。時不時戰術的上層結構被加以改變或整個地被推翻;但是,迄今為止,戰略的古老根基卻依然未變,彷彿被置於一塊磐石之上。後面將要對歐洲與美國的一般歷史進行一番考查,並特別關注海上力量在其廣泛的意義上對於那段歷史以及民眾的福利所產生的影響,在情況允許時,還要運用特別的闡述經常提醒與強化那種已經加以舉證的普遍教義的目標,即:&ldo;就其目標而言,海軍戰略在戰爭時期正如和平時期一樣,在於奠定、支援與增加一個國家的海上力量。&rdo;
在特定的戰役方面,儘管可以坦蕩地承認細節的變化使得其教義的大部分已顯過時,然而,仍要指明哪些屬於放之四海而皆準的一般原則應加以採納;在其他情況相等的情況下,哪些舉動將是可取的,即,從它們與最傑出的軍官的姓名相關聯中,可以假定表明在多大的程度上,將在一個特定的時代或特定的軍種中獲取恰當的戰術構想。在古代與當代武器裝備的類比浮現於表面的地方,在沒有對那些相似之處施加不恰當的壓力的情況下,從中吸取為它們所提供的教訓也是眾望所歸的。最後,必須牢記,除去各種風雲變幻之外,人之本性依舊根深蒂固,可謂&ldo;江山易改,本性難移&rdo;。儘管在特定狀況中,在量與質方面尚無法確定,然而,卻總能發現觀察上的個人誤差。
3&iddot;個案分析:1778年的海戰
馬漢 [美國]
[出自《海權論&iddot;海權對歷史的影響》] 1918
法國和西班牙的戰爭目標直指英國:為著各種所受到的傷害進行報復;結束那個為英格蘭所篡奪的暴政帝國;以及維持自身的海權
大不列顛與波旁王朝在1778年的戰爭,與美國革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這是一場純粹意義上的海戰。不僅結為盟友的王朝政權小心翼翼地迴避了在大陸上的糾葛----根據其以前的政策,這正是英格蘭所竭力引發的,而且自從圖維爾時代以來,從未出現過的在海上棋逢對手、勢均力敵的趨勢在兩方角逐者之間出現了。這場角逐的場所,進行戰爭的或戰爭準備達到的目標,絕大部分遠離歐洲,沒有一個在這場大陸之上,直布羅陀只是唯一的例外。直布羅陀位於一個地勢崎嶇且十分難於接近的突出部的極端之地,其中法蘭西與西班牙兩國完全將其與中立國分割開來,它們間的廝殺角逐從未將那些與其利害攸關國家以外的其他各方捲入其中。
在路易十四的遜位與拿破崙的垮臺之間的任何一場戰爭中都未曾出現過這種情況。在其統治時期,曾經一度出現過法蘭西海軍在數量和裝備上優於英格蘭與荷蘭的時期,然而,這位君主的政策與雄心總是直接針對著大陸擴張。結果,他的那支基礎並不太穩固的海軍就成了曇花一現。在十八世紀之初開始的四分之三個世紀裡,英格蘭的海上霸權實際上並沒有受到任何遏制。儘管其對當今問題的影響是如此之大,一位強有力的競爭對手的缺陣卻使得英格蘭的海軍活動在軍事教義上所獲甚微。在隨後的法蘭西共和政府與帝國的戰爭中,由於某些在此並無需詳細述及的原因而導致的法蘭西軍官與水兵們計程車氣低落,使得表